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文化·旅游】宁县塬梁的杏花开了

 2025/03/25/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石颢

宁县塬梁的杏花开了

塬梁杏花竞相绽放(资料图)

  石颢

  在广袤西北的版图上,庆阳宁县宛如黄土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独特的塬梁地貌,恰似它袒露的坚实脊梁,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怀揣着对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我踏上了这片充满故事的黄土地,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当我踏入宁县,仿佛翻开一部宏大的地质史诗。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塬梁是天地初开时遗落的册页,在风与水亿万年的雕琢下,形成了中国大西北独有的地理风貌。

  塬,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如台,像是被巨人精心抚平的大地,以沟壑相隔的长短梁托抬,稳稳屹立。站在黄土旱塬边缘,脚下是垂直百米的断崖,惊险壮观,而塬顶却平坦开阔,媲美关中平原,犹如巨人展开的宽厚掌心。大的塬面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小的也不少于10平方公里,其上是第四纪长风裹挟西北沙尘编织成的百米厚绒毯。地壳抬升时,塬面如同浮出海平面的陆地,又被雨水日夜雕琢,黄土层里藏着二十层古土壤,每一层都是一页泛黄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塬顶坡度不过一二度,却在边缘陡然跌落成刀削斧劈的绝壁,沟谷如巨蟒缠绕,切割出塬的筋骨。

  梁,作为塬的肋骨,那些长条状似丘陵般的梁依塬而卧。平的如鱼脊,斜的似龙鳞,长的多达数十里,黄土覆盖着基岩骨架,分水鞍处峁状隆起,是岁月啃噬的印记;短的三五百米,布满细沟与切沟的伤痕,梁坡的梯田像大地指纹,每一道褶皱都流淌着农耕文明的密码。头道梁的顶面是塬的天际线,其余则是被时光层层剥蚀的岭。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长冬还恋恋不舍地徘徊在宁县的塬梁,大地仍被一片萧索笼罩时,杏花这位春的使者,迎着轰隆轰隆的惊蛰雷声召唤,如羞羞答答的新娘,迈着轻盈步伐,悄然牵春而来,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惊喜。起初,当人们还沉浸在乍暖还寒二月的慵懒与倦怠中,杏树那褐色枝头,隐隐透出些许微红,仿佛是大自然在宣纸边缘随意晕染的一抹薄雾般淡彩。走近细瞧,才发现是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骨朵儿,犹如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谨慎地探出头,张望着新奇世界。

  随着时光推移,花骨朵儿似接到春的圣旨,纷纷抖擞精神,争相绽放。一夜之间,塬梁仿佛被大自然施了魔 法,繁星般的杏花,似嫩粉的云霞,从塬面一直铺展到托抬塬面的沟谷梁脚,把塬梁装点得如梦如幻。花瓣洁白中透着鲜奶般的嫩,恰似新嫁娘害羞的粉嫩脸庞,在拂面不寒的微风中轻轻颤动,诉说着对春天的钟情与迷恋。鹅黄的花蕊,纤细又柔软,恰似精致丝线,高居花瓣中央,引得蜜蜂穿梭其间,贪婪地吸吮着花蜜。

  微微东风,是杏花的舞伴。轻柔东风拂过,杏花翩翩起舞,身姿轻盈曼妙,花瓣如雪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缤纷花雨。飘落的花瓣,有的悠悠荡荡落在蜿蜒小路上,给水泥、柏油、砂石、土基小路铺上芬芳地毯;有的调皮落在人家屋顶,让灰瓦、红瓦、柏油覆盖的屋顶充满诗情画意;有的随着微风飘进沟梁底潺潺流淌的小溪小河,宛如一叶叶粉色扁舟,随着水流向远方,一路播撒春天的气息。花瓣触碰到人的脸颊,带着丝丝凉意,轻柔如同母亲的抚摸,风里满是杏花淡雅清甜的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让人仿若置身仙境。

  杏花弹奏着春的进行曲,不甘落伍的小草赶趟儿似的追随杏花炫耀花朵。叶带锯齿的荠菜、嫩绿的苜蓿芽、灰绿的茵陈、嫩绿的蒲公英、芽叶水嫩的灰灰菜,在田间、地头、路旁、沟洼、梁坡、溪边、河岸悄然炫春。那些不知名报春小草的五彩花朵在风中摇曳,向高天展示着不比杏花逊色的倔强。塬面梯田里轻舞的青青小麦,也为明媚春光增色添彩。爱春惜春的塬梁人,望着熙熙攘攘绽放的杏花,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憧憬与期许,他们深知,这娇艳杏花将孕育出丰硕果实。

  在杏花簇拥下,机播化肥成为塬梁春之序曲中最激昂的进行曲。在宁县阔塬乡野,司机稳稳坐在拖拉机驾驶座上,眼神专注坚定,仿佛透过还带着些许寒意的空气,看到了秋日沉甸甸的丰收。拖拉机带的播种机装在籽种的箱里,盛满了有机肥,随着拖拉机行进,有机肥均匀播撒在麦苗、油菜苗的根脚,像是给大地母亲撒上一层金色希望,每一粒都承载着农人对丰收的向往。

  天蓝如洗,春阳炫净。我静静伫立在两棵高大的杏树之下,欣赏满树繁花,聆听杏花与春风对语,感受到生命如泉喷涌的强劲。这满树杏花,犹如一本生动的生命之书,每一朵都奋力书写着关于勇气、绽放、陪伴与成长的故事,又好似在告诉我,人生路上无论风雨如何,都当顺其自然,勇敢地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杏花牵来的塬梁春,是大自然赋予宁县塬梁的珍贵礼物。它让塬梁乡人在新的一年里,怀揣梦想,踏上充满期待的征程。那一树树粉白相间的杏花,将永远绽放在我记忆深处,绽放在每一个眷恋这方黄土地游子的心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