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抓三促”行动 干部笔谈】
在学思践悟中铸魂育人
肖福赟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科学技术的创新高地、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把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推动作风转变、提升工作能力、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在学思践悟中强本领、保落实、谋发展,以不懈努力和勤勉实干创造更优的发展业绩。
坚持学深悟透强本领。要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常学常新、真学真信、学思践悟,在勤学、深思、善用中厚植理论素养。要着力强化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健全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专题党课制度,推动全体师生员工深入学、潜心悟、灵活用。要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快填补“本领赤字”,在学业务、强本领中提升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努力做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的行家里手。要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以研究促进教学,以学科带动课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铸魂育人和传播普及一体发展,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培养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主动担当作为保落实。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足本职岗位职责,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要从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大局出发,坚持把谋事与谋势、谋一域与谋全局、谋当下与谋未来统一起来,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动教育强省建设落地落实、高质高效。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优做强优势学科专业,统筹推进人才赋能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要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研意识引导、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培育、科研工作管理、学术氛围营造,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构建科研创新工作新格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发现典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回归教育“原点”,推动构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工作机制。
坚持系统观念谋发展。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中彰显高校作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要树牢志存高远、对标一流的发展意识,用好加快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由应用向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全面转型。要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激发校地共生新活力。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服务传统工业转型、新兴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和高端智库,以高水平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深化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者为陇东学院党委副书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