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万象“耕”新绘就一年好“丰”景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李志斌 周亚芸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黄金期”。连日来,漳县紧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立足生产实际,重点从物资调配、技术指导、安全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在漳县武当乡各村委会,整齐地码放着即将发放的化肥、新引进的玉米种子等农资物品。“去年种了10亩玉米,种子是从市场上购买的,收成也不错,收入是1万多元,今天给我们发的新品种玉米产量更高,我今年打算种20亩,目标收益是3万元。”武当乡远门村村民刘守忠春说。
“我村发放了7.4吨化肥,减少了老百姓在春耕生产中化肥消费的支出,助力老百姓春耕生产。”武当乡高家沟村副主任高云云说。
为有效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漳县农业部门引进了豫单1851玉米优良品种9吨,青蚕14号36吨,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农户、不同作物的春耕需求。
“新品种青蚕14号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农户种植后预计亩产量达390公斤左右。”漳县农业农村局种业服务中心中级农艺师马桂芬说。
“新玉米品种高产稳产、耐高温、抗倒伏、耐密植,适合于机械化作业。同时,为全县13个乡镇落实玉米配方肥360吨,生物菌剂有机肥191吨,为全县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漳县农机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早喜说。
走进漳县马泉乡,在小黄芪种植区域,只见田间农机穿梭,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耕地播种,一幅充满科技感的春耕画卷在田野上铺展开来。为保障春耕顺利开展,漳县农机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前对农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并深入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为农户和机手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今年,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5万亩。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中药材移栽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推广,着重强化对机具调试、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县农机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晏敏捷说。
冬春养菌,春夏育耳。在武当乡张坪村的木耳基地里一串串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如同垂下的“帘幕”,从顶棚直直垂落。村民们已将制作好的菌包进行挂棒作业,整个大棚内,满是春日里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张坪村食用菌基地3月初开始挂棒,全年预计挂棒80万棒。截至目前,挂棒10万多棒,其中原膜4万棒,滑子菇6万多棒,4月中旬开始出菇,预计全年产量10万斤左右。”武当乡张坪村驻村干部梁艳艳说。
据悉,今年漳县预计春耕播种粮食作物26万余亩,油料作物1万余亩。下一步,漳县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为春耕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1日文县:万象“耕”新绘“丰”景
- 2025年01月21日渭源:冬“闲”变“农忙” “蔬”写冬日“好丰景”
- 2025年01月06日岷县十里镇温室黄瓜抢鲜上市 “蔬”写冬日好丰景
- 2024年12月03日高台:拓展“六个空间”绘就现代农业“新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