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

4月2日,平凉市烈士陵园,1400余名师生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胥富春 刘亮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春风寄哀思,薪火永相传。4月2日,由平凉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平凉市委联合主办的“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平凉市各地同步开展。
本次活动旨在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当天,平凉市3000余名学生通过徒步追忆、敬献花篮、重温誓词、参观展馆、事迹宣讲等活动,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8时30分,在崆峒区活动现场,1400余名师生分四组,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徒步前往平凉市烈士陵园。
同一时间,泾川县600余名师生前往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灵台县200多名师生前往灵台工委纪念馆,崇信县550余名师生前往崇信县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华亭市170名师生前往华亭市工委纪念馆,庄浪县200余名师生前往庄浪县梯田纪念馆,静宁县300余名师生前往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在平凉市烈士陵园,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全体师生神情肃穆,低头默哀,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辈。
在庄浪县梯田纪念馆,学生们高举右手郑重宣誓,雄壮的誓言响彻云霄。“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入团誓词领誓人,庄浪县水洛中学九年级学生李致远说:“我们要以‘庄浪精神’为灯塔,以奋斗之姿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在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毛泽东旧居、余新元、主题雕塑等展厅,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在平凉市烈士陵园,曾荣立一等功的英雄老兵杨建德向师生讲述穿越火线的难忘经历,让在场师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革命先烈为国家无畏冲锋,我们定当传承遗志,砥砺前行,不负期望。”平凉一中学生胡钰源说。
平凉四中党委书记牛国喜表示,本次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据悉,本次活动从3月28日至4月5日在平凉全市开展,依托当地革命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多条红色实训线路,组织青少年学生在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这次活动通过模拟长征场景、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平凉市教育局局长杨静伟表示,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用好红色资源,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崆峒区活动现场,1400余名师生分四组徒步前往平凉市烈士陵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胥富春 刘亮 摄

静宁县师生徒步2.5公里前往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柴王宁 摄

泾川县600余名师生在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泾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崇信县师生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高亮 摄

庄浪县学生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苏艳玲 摄

灵台县学生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亭市学生参观华亭革命历史纪念展,并聆听讲解。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蔡崇敏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3日【我们的节日·清明】重温入党誓词 缅怀革命先烈 兰州市城关区各部门街道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 2025年04月03日文县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 2025年04月03日青山埋忠骨 山河念英魂——兰州市各界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 2025年04月01日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兰州市城关区各单位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