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
数字领航高效交易 智慧监管服务民生
——新区打造公共资源交易营商新高地
兰州新区报记者 姜波
近日,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业务自助服务区,甘肃圣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段向涛轻点鼠标,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项目登记进场、招标公告发布等。“以前要带十几份材料跑3个部门,现在线上提交一次就能搞定。”他感慨地说。这背后,是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以数字技术重构服务流程的创新实践。
数字赋能
让交易服务“跑”出加速度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将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中标等各环节全流程全部纳入“互联网+”模式,推动实现“一门进入”“一网交易”。该模式集合公共资源交易掌上服务大厅、评标专家网络自助抽取系统、合同签约管理系统、远程异地评标四合一视频监控系统等功能优势,实现让交易主体“零跑路”,预计每年为交易主体节约投标文件编制费、差旅费等制度性交易成本1200万元。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服务模式的变革。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通过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功能,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100%,项目平均评标时间降至2.75个小时、缩短28.2%。2024年工程建设类项目平均交易周期压缩1.1天、政府采购类项目平均交易周期压缩0.9天。2024年3月,在省内率先推行招标计划合理性预发布,即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项目服务类以及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招标计划由原正式招标前30天发布压缩至前10天发布,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服务质效,有力推动了兰州新区项目的快速落地。
智慧监管
为公平交易装上“电子眼”
智慧监管,来自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的系统化部署。
——运用智能见证系统,实时记录各交易主体操作行为。通过全过程数据抓取、全区域身份识别,全角度视频监控、全流程行为记录、全周期要素汇集的智慧见证,保证交易数据信息安全,实现项目交易主体行为全程可溯可查。
——运用“服务主体智能隔离系统”,通过数据交互、设备智能监控,对系统专家身份自行核验,区域内专家行为轨迹自行实时跟踪定位,实现封闭评标区的智慧化监管、智能化服务;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系统功能,实现交易档案智能化归档。
——部署上线“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系统”,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疑似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招投标领域联动监管,形成监管合力,营造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成本减法
为企业发展做“贴心账房”
翻开兰州新区企业的账本,一组减负数据格外亮眼:投标保证金全面免收以来释放资金6.5亿元,相当于200家中小微企业年均流动资金;交易服务费减免以来,累计减免交易服务费680.47万元;保函费率由6‰降至2.8‰。
惠企政策处处体现“用户思维”:免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费、政府投资类项目投标保证金,非政府投资项目保函替代保证金、保函费率下调等措施,切实为交易主体纾困减负,甘肃艾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慨:“当初因电汇缴纳投标保证金到账时间延误差点错失机会,现在政府投资类项目免收保证金,真正救活了一个项目。”
民生视角下的改革成效正在显现。山东某电力公司负责人说:“在‘兰州新区能科电力有限公司2×1000兆瓦火力发电机组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投标过程中,需要缴纳80万元投标保证金,自投标保函替代保证金后,为我们投标企业降低了投标成本,盘活了流动资金。”目前,缴纳80万元投标保证金只需要以2.8‰的费率,5分钟内就能开具投标保函。
这种减负政策增活力的良好生态,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层价值体现。
如今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分中心已形成“数字跑道”提效率、“减负政策”增活力的良性生态。正如来新区投资的甘肃金麟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兰州新区营商环境之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6日西北首座头部电动车超级工厂明年在兰州新区投产
- 2025年04月05日【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2025年北京·定西宽粉专场招商推介会在京举办
- 2025年04月05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 身边事】兰州新区:创新“信用+”场景应用为企业纾困解难
- 2025年04月02日兰州新区配售型保障房申购线上线下同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