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程承旗:将庆阳打造成为西部低空经济战略高地

 2025/04/08/ 11:26 来源:庆阳融媒中心

程承旗教授接受庆阳融媒采访。敬强强/摄

  近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部分赛事及活动即将在庆阳举办,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组成部分,这项全国性赛事的举办标志着庆阳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迈入新阶段。作为甘肃省首个聚焦低空经济发展的城市,庆阳市如何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探索低空经济在庆阳的实际应用?如何促进庆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斗网格码国家标准创始人、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教授。

  低空经济是体量巨大的万亿经济

  春日里的北大未名湖畔,拂堤杨柳、暖风醉人,在博雅塔的南侧,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遥感楼”,是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的办公科研场所,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程承旗教授,虽然在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深耕三十余年,直到最近在深圳,程教授才亲身体会到低空经济带来的别样感受。

  “我们在深圳市盐田区,着急要赶到比亚迪总部,考虑到堵车等因素,开车过去可能需要一小时,我们就叫来了一架小型的无人机,7分钟,我们就飞到了比亚迪的总部”,这一趟飞行节约了40分钟的通勤时间,价值5000元,程教授很开心地支付了1000元,“大家都在问,到底什么是低空经济,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像这样将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缩短的时间,或者说我们每个人交了1000块钱这件事。未来如果人人都使用低空飞行器,家家使用无人机来进行这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缩短时间的飞行,汇聚在一起就是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一般被定义为“各类低空航空器在飞行活动中所关联的新兴产业”,在程承旗教授看来,低空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其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低空经济未来要解决哪些问题?程教授认为,低空经济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空间交流和对接的问题。有人愿意买单,就有人来生产,“比如说无人飞行器、无人飞行汽车、物流用的无人飞行器,它既安全,又高效,并且人人都用得起,每一单都给大家节省了时间,这样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费用,加在一起就是个万亿经济”。

  “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它一定是个人类的活动,而且是个让人愿意买单的活动,它的后台就是每一架无人飞行器的生产等环节”,程教授激动地说,展望未来五到十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方向。

  空天信息技术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程承旗教授在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系从事近30年的空天信息工程研究,早在1992年,程教授团队就推出了国内最早的栅格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PACEMAN;1993年,主持研制了RS/GIS/GPS一体化的Citystar平台系统,成为当时国产GIS平台的重要代表;“十五”期间,主持完成了863重大专项SIMUS分系统的研发任务;“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和领导了国家973计划全球空天信息剖分组织机理与应用方法”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研究任务,取得的GeoSOT地球空间剖分理论成果已正式颁布为国家军用标准、测绘标准和北斗标准,并在国家装备建设及国家经济重要领域中得到推广应用。

  要实现低空工具的良好飞行与安全管控,就需要对时空进行控制。程承旗教授及其团队近20年来打造的低空空域时空编码体系,也就是新的地球剖分理论,这种被称为GeoSOT模型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将地球离散划分成32级网格块,每个方块有唯一二进制编码。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空域红绿灯的体制,程教授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咱们在地面都能看到红绿灯,空域的红绿灯就是,红灯的地方是不能飞的,绿灯的地方就是能飞的,那么大家从A点到B点,一定从绿灯的地方,给你一条最佳的路线,这个呢就是空域红绿灯的体制”。相同的,类似于我们在地面开导航,无人机也可以依靠空域红绿灯体制,确定无人机当前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实现空中规划路线,对禁飞网格进行规避,每架无人飞行器就像一台飞行的手机,在后台计算支持下实时选择最佳路线,在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范围内完成起飞降落、地面识别等操作。程承旗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这一体系的数据交换和正常运转,同样需要强大的算力作为支撑。

  作为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庆阳的算力规模已突破5万P,年底将达10万P,为低空经济提供“数字底座”。在无人机设计方面,算力集群可优化飞行控制系统仿真测试效率,将传统需几个月的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周。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建设的2000座5G-A通感一体基站,通过中移凌云平台实时监控无人机飞行轨迹,实现低空空域“可见可管可控”。“西部地区拥有这样条件的城市并不多见”,程教授兴奋地说:“强大的算力底座正是我们看重庆阳的原因”。

  庆阳在发展低空经济赛道上优势尽显

  在2024年12月举办的中国算谷数字产业发展大会上,程承旗教授发布了题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思考与建议》的报告,时隔数月,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庆阳)·低空经济赛道即将在庆阳开赛,程承旗教授说:“庆阳作为‘东数西算’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之一,算力经济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低空经济,特别有优势,我个人认为,庆阳是甘肃省发展低空经济条件最好的地方”。

  谈及庆阳,程教授首先想到的是庆阳独特的地形地貌,“庆阳的地形是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形态,我们可以从这个塬看到那个塬,但是要走过去,可能需要几十分钟或者数小时,”这种在旁人看来千沟万壑、交通不便的地貌,在程教授看来,恰恰是庆阳发展低空经济的刚性需求,“如果我要用低空的载人或者载物的飞行器,飞过去的话可能几分钟就到了,像这样把数小时的路程缩短为几分钟的需求,在庆阳来说,这个需求是很普遍的”。

  程教授所看重的,正是独特地形地貌下,催生出丰富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以石油为例,庆阳是国内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的主产区,境内长达3800公里的油气管网的巡检工作,过去依赖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风险高,如今,无人机投用极大地提升了巡检的效率和安全性,程教授还以石油运输举例:“如果能使用低空无人飞行器,将庆阳境内成千上万个井架和石油生产单位联结起来,其中的需求和价值不可估量”。

  程教授还特别提到了庆阳的地理位置:“庆阳这个地方,距离兰州、西安、银川这些省会城市(自治区),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区域性的中心位置,现在基本上高铁要一小时以上,今后如果低空经济发展好,这些可能都变成20分钟生活圈了,到那个时候,庆阳就会变成一个在西部地区的一个战略枢纽点,再加上庆阳的空域条件又这么好,完全可以把庆阳打造成为低空经济枢纽城市”。同时,庆阳市凭借空域限制少、军地民协调顺畅的优势,正在全力申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华池南梁通用机场与庆阳4C级机场形成互补,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提供起降网络。

  在庆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样。在西峰的千亩苹果种植园,无人机编队可进行精准施药作业,单机日作业面积达500亩,效率是人工的20倍;在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已培养两批持证无人机驾驶员,为产业输送人才;在巴家咀水库,环保部门的无人机从这里起飞,搭载的红外摄像头可以完成对河道垃圾等物体的识别和取证工作,精准助力环境保护工作;在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无人机搭载86倍光学变焦摄像头,可以捕捉到螺丝级缺陷,激光雷达能够穿透雨雾扫描通道隐患,科技让人工巡检成为历史。如今,像这样的场景在庆阳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

  将庆阳打造成为低空立体枢纽标杆城市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庆阳)·低空经济赛道开赛在即,本次比赛对促进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生态建设以及业务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程承旗教授认为,作为东道主的庆阳应当抓住这次全国大赛的机遇,程承旗教授说:“庆阳如果能在西部地区率先把这个赛事建立起来,就像珠海航展一样,围绕着赛事形成一系列高科技、高技术的展示,站在国内的高度,站在创新的高度,将赛事形成区域内的热点,发挥出这个赛事最大的价值”。

  在程教授看来,庆阳要在西部地区成为低空经济的先导和示范城市,还要做好几点:“第一是技术引领,第二是形成产业的、实实在在的场景,第三是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老百姓感受到低空经济带来的红利”,同时程教授透露,国内很多工业部门对庆阳的低空经济十分关注,像北斗伏羲、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现在也在计划把区域总部落户在庆阳,这与庆阳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计划可谓不谋而合。2025年,庆阳市计划投资158.7亿元推进13个低空经济项目,涵盖智慧物流园区、低空交通指挥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的“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持续推进,目标锁定世界500强、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产业集聚,从而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随着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赛道落地庆阳,更多技术团队和资本也将聚焦这片热土,程承旗教授更看重的是怎么给老百姓提供服务,怎么给各个场景提供服务,“围绕这些地方,我们可以从教育,从无人机的使用,从通航飞机的管理,到eVTOL载人无人机,到各种载货无人机,会形成很多的考核标准,比如说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无人机能不能在各种环境下飞行,比如说在大风环境下能不能飞,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能不能飞,以及在有各种飞行器同时在飞的时候,大家能不能安全地飞,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程教授关注的是有没有一些引领性的技术在本次大赛中脱颖而出,能否挖掘出一些潜力项目和创新人才,推进技术突破,推广应用场景普及,形成一些先进的、可以向全国推广的东西。

  抬头展望,在未来的庆阳天空,您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清晨无人机群对空域进行巡检,中午各种货运无人机有条不紊地穿梭于楼宇大厦之间,傍晚通勤的人们搭载着无人飞行汽车看着公路从脚下掠过。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跃进,更是人类活动向低空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届时,我们会迎来人人使用无人飞行器、家家享受飞行服务的时代,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李东宁 敬强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