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水源头触摸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张剑
“陇中突兀起琼峰,雪影云光几万重。”当这古老歌谣如缕如丝,悠悠萦绕在耳畔,我的思绪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牵引至那座雄踞于漳县与渭源交界之处的神秘山脉——露骨山。每一次回忆起与它的不期而遇,都像是翻开一本珍藏的画册,那些绝美的景致、惊险的历程与动人的故事,在脑海之中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徐徐舒展,而后一一清晰地浮现眼前,仿佛再次置身于那段难忘的时光。
我与露骨山之间,似乎结下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缘分。回首往昔,前前后后算起来,已有三次踏入这片奇妙境地的经历。如今,我真切地觉得,是时候静下心来,提起手中的笔,把它那独一无二的美,还有那些萦绕于心的动人故事,一一付诸文字,记录下来。
一
初次听闻露骨山的名字,是几年前与一位久居陇中的老友难得相聚,席间氛围热烈,老友的眼眸中忽然闪烁起熠熠光芒,兴致盎然地开启了话匣,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起一座终年银白的高山——露骨山。他的言辞之间,满溢着对露骨山的深切向往与由衷赞叹,那神情仿佛在诉说一座隐匿于尘世喧嚣之外的人间仙境。就在那一刻,露骨山那神秘而迷人的形象,悄然在我心底种下了好奇的根芽,随着时光的流转,这颗种子在心中愈发茁壮,对露骨山的向往也日益浓烈。
终于,在一个盛夏,阳光热烈而奔放的季节,我邀约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怀着对未知的期待与探索的热忱,毅然踏上了前往露骨山的探秘旅程。
车轮悠悠碾过甘川公路的蜿蜒曲折,恰似在岁月的褶皱里悠然穿行。从渭源的黄香沟,到漳县的铁沟河,这两条通往分水岭的道路,皆宛如探秘之旅的开篇序章。车窗之外,风景交替变换,期待与神秘的情绪,在空气中悄然发酵。直至那一抹圣洁的雪白,于云霭之中若隐若现,仿若面纱之后的佳人,惊鸿一瞥间,紧紧勾住了目光,又轻轻扯动着心弦。
当伫立在山脚仰首而望时,那扑面而来的震撼之感,铺天盖地般汹涌。峻峭的峰刃,如同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云雾在山腰处,温柔地织就了一层朦胧的薄纱。而那积雪覆盖的山巅,闪烁着圣洁而迷人的光芒,将险峻之态与秀美之姿,巧妙地糅合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这眼前之景,不禁令我忆起漳县“露骨堆银”、渭源“露骨积雪”的相关记载,古人仅用寥寥几笔,便定格下这银装素裹的奇观,此刻,正真切地在我眼前铺展开来;更让我想起清代诗人吴镇笔下“生成傲骨”“太白风姿”的动人吟诵,诗中所凝练的巍峨气象,原是山巅皑皑积雪与嶙峋峥嵘岩石共同谱写的独特风骨。
细细端详这“露骨”之姿,方才领悟,其美竟是如此厚重深沉。泥盆纪末的昆仑运动,二叠纪的海西宁造山运动,亿万年的地质褶皱,恰似大地有节奏地呼吸,将此地雕琢成奇峰罗列、岩石裸露的神秘之境。当雨雪纷纷飘落,覆盖山顶,洁白之色与苍黑之岩相互映衬,“雪山”这一美名,便在悠悠光阴里,慢慢沉淀下来——原来,眼前这熠熠生辉的银辉,是大自然耗费亿年时光,精心打磨而成的珍贵馈赠。
二
露骨山,以3941米的海拔,峻高峭拔,兀然挺立于马衔山、白石山等群山之巅,气势雄浑,俯瞰四方。自古便有“登临露骨山,可眺望‘三州八县’”的说法,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露骨山,不仅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更因其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而熠熠生辉。
回溯历史,露骨山在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宋代王韶开拓熙河路时,此地成为重要战场。据《宋史纪事本末·熙河之役》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王韶以熙州为据点,向洮河以西推进,成功收复河州。明代诗人曾留下“露骨山前月色高,夜闻胡骑在临洮”的诗句。这些历史记载与诗歌,生动地勾勒出当时的战争场景,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金戈铁马的风云变幻。
露骨山还留存着真实可触的历史遗迹。山脚下的双石门,通道狭窄逼仄,两侧绝壁如斧劈刀削般峭立,沟底水流湍急奔腾。就在距离水面一人多高的石壁上,人工开凿的石路、石梯、石槽以及穿木架梁的凿孔清晰可辨。这里,便是三国古栈道遗迹,同时也是魏国名将邓艾伐蜀时开辟的阴平道起点。遥想公元263年,邓艾率三万大军从此处启程,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在“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的蜀道天堑中硬生生踏出一条奇袭之路,最终兵临成都,终结蜀汉,成就了军事史上“暗度阴平”的经典战例。站在凹凸不平的石阶上,指尖抚过崖壁间深嵌的榫卯痕迹,仿佛能听见千年前金戈铁马的回响,看见旌旗翻卷中士兵攀援前行的剪影,历史的烽烟在此刻与眼前的山水重叠,让人心生对前人勇气的敬畏。
历史的厚重感尚未从心头褪去,我们对露骨山的期待又多了几分——初次登顶时,因云雾遮蔽而错失的日出,此刻在记忆中与古栈道的斑驳痕迹交织,仿佛成了岁月埋下的伏笔。于是,为一睹那绝美的日出,我们毅然选择再次攀登露骨山。
夜幕笼罩下的露骨山,静谧而神秘。我们手持手电筒,在崎岖山路上缓缓前行。四周漆黑如墨,唯有手电筒的微弱光芒,在黑暗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前行的通道。一路上怪石嶙峋,小河蜿蜒曲折。我们需在石缝间小心翼翼地落脚,或踩着立石跳步前进,稍有不慎,便可能摔倒在沟壑密布、水流湍急的溪水中。有时,道路被茂密的丛林灌木遮挡,我们只能蹲下身子,从林木下的隙孔中钻行。遇上缠绕的藤条和带刺的枝杈,还得用手拨开荆棘,艰难挪动。遇到陡坡,我们不得不弓腰匍匐,双手紧拽树根,双脚用力蹬石,如蜗牛般缓缓攀爬。
经过数个小时披荆斩棘般的艰难跋涉,我们总算如愿登顶。彼时,天边悄然泛起一丝熹微的曙光,宛如大自然轻柔的唤醒之语,预示着日出即将拉开帷幕。山顶之上,气温仿若断崖式下跌,呼啸的寒风犹如凌厉的锋刃,毫不留情地割向面庞,于是下意识地将衣服裹得更紧,怀揣着满心期待,静静等候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转,天边像是被画家精心晕染,色彩愈发殷红夺目。就在不经意间,一轮红日从东边的天际缓缓探出身子,宛如新生的希望,挣脱了黑暗的束缚。刹那间,万道霞光喷薄而出,似是一场盛大的光之盛宴,红彤彤的云层如同被点燃的火焰,迅速布满整个苍穹。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被红色的梦幻所笼罩,周边的县城与山峦在霞光的深情映照下,美得如梦似幻,达到了极致。这震撼人心的壮丽景象,犹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拂去了我们攀登的艰辛与等待时的寒冷,心中唯余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
三
露骨山的美,绝非仅仅源于其高耸的身姿与磅礴的气势,更在于那独具魅力的地貌与极为丰富的生态环境。
据《漳县志》记载,露骨山脉宛如一座巨大的生态宝库,生长着广袤无垠的17万亩云杉和灌木林,还有面积达100多万亩的丰茂草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林牧业区,实至名归地堪称一座宝山。
自峡口起始,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溪流两侧的滩涂上,红沙柳、野柳、酸刺,以及诸多叫不上名字的灌木肆意生长,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绿色屏障。沿着山路继续向上,山坡上野生白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高山杜鹃,当地人亲切地称其为枇杷树。高大挺拔的松树傲然挺立,成为山林的主体骨架,与漫山遍野的灌木相互映衬。与此同时,羊茅、蒿草、垂穗冰草、披碱草、鹅冠草、珠芽蓼、黄尖柳等数之不尽的草本植物,如同给白色的露骨石山穿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绿衣,它们紧密相连,覆盖了露骨山的方圆周边,虔诚地拱卫着山顶那仿若晶莹明珠般的积雪。露骨山因周围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而显得更加耀眼夺目、璀璨生辉,而山下的各类植物也因山顶那白色“珍珠”的点缀与润泽,愈发显得苍翠嫩绿、滋润饱满,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在这众多的植物中,我对露骨山的高山杜鹃情有独钟。这里的高山杜鹃,宛如坚韧的勇士,历经漫长寒冬的洗礼,孕育出饱满的花蕾。它们不畏严寒,反而在凛冽的风雪中愈发旺盛地生长。长达四五个月的严冬煎熬,不仅没有让它们屈服,反而使花蕾变得愈发饱满。待来年春日,便绽放出娇艳欲滴的花朵,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其倔强顽强的生命力,恰似露骨山坚韧不拔精神的生动写照。露骨山的峭拔、奇崛、刚硬、粗粝,不仅是它独特的性格与脊梁,更是这片土地历经岁月沉淀所形成的精神特质。
从山脚到山肩,高山杜鹃肆意绽放,占据着属于它们的领地。那粉红的花朵,娇艳欲滴,宛如少女羞涩的脸颊,散发着迷人的青春气息;白色的花朵,则纯洁无瑕,宛如冬日的初雪,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崖柏深深地扎根于石缝之间,迎着山风傲然独立,宛如忠诚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而绿绒蒿更是别具一格,在冰雪尚未消融的时节,便绽放出娇艳的花朵,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抹独特而迷人的色彩。
据当地林业专家介绍,露骨山宛如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馆,拥有金背杜鹃、崖柏、白桦、红桦、高山柳、瑞香、冬虫夏草、天南星等乔木、灌木、草类,多达几百种。与此同时,这片山林还是众多珍贵野生动物的家园,林麝、鬣羚、赤狐、金雕、红隼、云雀等一百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在山林间穿梭、翱翔,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之歌,使得露骨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家园。
这座神奇的山脉,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坦然地收容雷雨风雪,欣然地接纳阳光月华。漫长的时光里,天地间的灵气悄然凝缩于它的身躯,使其深处蕴藏着无尽的旖旎风光与迷人神韵。
尽管我已三上露骨山,还远远不足以领略它的全部魅力。每当漫步于山林之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它的丰美、厚重、浩渺与恢宏之中。它就像一部蕴含无尽智慧与魅力的书籍,永远读不完,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精彩篇章;每一次品味,都能收获新的感动,让人对它的敬畏与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相关链接
渭源景点推荐
渭河源景区:这里是渭河的正源之地。以“品字泉”为核心景观,周边山峦连绵起伏,溪流蜿蜒,潺潺流淌。每至春季,万物从沉睡中苏醒,此时游客可沿着木质栈道逆流而上,仿若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大禹导渭”这一古老传说所营造出的神秘意境。
景区内的禹王殿与渭河龙王庙,历经岁月洗礼,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沉淀,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此地不仅适合漫步徒步,尽情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的绝佳之地,无论是山川美景,还是古老庙宇,皆能成为镜头下的美妙画面。
天井峡:这是一处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凭借“一线天”这一奇观以及寒武纪化石而声名远扬。每年四月初,当别处已春意盎然,天井峡内却还留存着冬日眷恋的残雪,宛如大地未褪尽的银装。其中,瀑布环线格外值得推荐,全程约五公里,恰似一条串联起众多珍宝的丝带。沿着这条路线徐徐前行,二十余处或奇特或秀丽的景点,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一一在眼前展现,仿若开启一场探秘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此峡谷年均气温仅有4.5℃左右,所以前来游览的游客,不妨带上一件保暖外套,让温暖伴随整个旅程。
太白山森林公园:在陇中大地,定西渭源县的太白山森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魅力。每当春回大地,便是攀登此山的绝佳时节,登顶之际,仿若置身仙境,壮阔云海在脚下翻涌,如梦如幻。山腰处,野生蕨菜田仿若一片绿色的诗笺,新芽宛如灵动的诗行,初露鲜嫩之态,充满盎然生机。若以航拍视角俯瞰,这幅春日盛景,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令人陶醉不已。无论是忙碌生活中渴望短暂休憩的上班族,还是追求身心调养的养生爱好者,这里都无疑是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不二之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8日【文化·旅游】古韵什川梨花白
- 2025年04月08日【文化·旅游】去永靖,赴一场烂漫花事
- 2025年04月08日【文化·旅游】仁寿山畔桃花香
- 2025年04月07日花开春意浓 景区人气旺——清明小长假天水市旅游市场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