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高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推进美丽甘肃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河西走廊水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从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推动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坚决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科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大各市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着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更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冶金有色产业提速增效、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风电机组、光热设备、新型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壮大现代中医药、生物制品、离子医用治疗装备等产业。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核用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布局形成一批百亿元级、千亿元级未来产业集聚区。在重要产业领域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科技项目,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快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要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为重点,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物质闭路循环、能量梯次使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
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持续提升乡村生态品质。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打造产业化利用典型模式。持续推进农膜回收行动,以标准地膜应用、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强化农膜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在养殖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基于土地消纳粪污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推动种养循环,改善土壤地力。加力推进土壤环境管控,提升土壤和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耕地污染源头控制,切断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努力保障群众人居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监管力度。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生态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加快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健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领域风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生态遥感数据比对,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积极推动监测网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逐步实现省级环境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提升数据审核与风险预警能力。持续实施智慧黄河(兰州段)精细化管理监测建设项目,构建黄河流域立体水质监测网络,开发建设黄河流域监管大数据平台和流域立体网格化监管平台,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通过定期举办质量管理培训班、加强队伍监管水平提升等方式,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为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4日平凉加力提速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4月14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马志祥:良好发展环境坚定了我们把企业做强做优的信心
- 2025年04月14日岷县:乌龙头种出生态富民路
- 2025年04月12日【强信心 看发展】甘南州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