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金昌市科学施策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5/04/15/ 09:0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畅耀辉

立足农情水情 突出数智赋能

我市科学施策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每日甘肃网4月15日讯 据金昌日报报道(记者畅耀辉)我市立足农情水情,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注重三个突出,综合施策增效益,让高标准农田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富仓”。

  突出节水增粮。我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效结合,积极探索节水增粮新路径,着力破解干旱缺水“卡脖子”问题。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实现农业用水错峰灌溉。自主研发推广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技术,通过一体化机械同步完成种肥同播、滴灌带埋设、镇压等工序,实现精量播种、精准灌溉、精细化作业,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增粮75公斤,已在我省河西灌区及沿黄20多个县区推广100万亩以上。玉米窄膜宽窄行、马铃薯垄膜滴灌(沟灌)等节水增粮技术日臻成熟,去年,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培训班在金昌成功举办。

  突出数智赋能。我市积极探索农田智慧治理,给土地装上“智慧大脑”,让农田插上“科技翅膀”。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配套安装“一中心、五系统”(物联网控制中心、首部管理、田间环境信息采集、流量测控、视频监控、精准施肥系统),实现了一个轮灌组内多农户、多地块、多种作物混合种植条件下,分区域精准控水施肥的一体化灌溉。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对墒情、苗情、病虫情等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实现精准化灌溉、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数智升级后的高标准农田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共富仓”。

  突出综合治理。我市大力实施“田块整治、地力提升、灌溉设施、道路工程、防护林网、配电设施”六大工程”,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农机农艺”“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绿色种养循环”等治理模式,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地力等级普遍提升1个等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8%,粮食综合产能提高12%,土地流转面积达92.47万亩,亩均流转费增加260元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农民群众受益面最广、得实惠最多、认可度最高的民生实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