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小百合撬动大产业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李鹏飞
时下,临洮漫山遍野的百合田里,百合球茎正慢慢在土壤里积攒糖分,为日后的甘甜与清香积蓄力量,加工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电商直播间里“百合仙子”们正热情推介产品……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临洮县以“人才链”深度赋能“产业链”,推动百合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全链条升级跃迁,探索出一条“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共融”的特色发展之路。
生产端:技术赋能,激活产业“源头活水”
百合一直是临洮县的“传家宝”,但过去受限于技术短板,产量低、品质欠佳、市场竞争力非常有限。
为突破种性异化蜕化、黄化病严重等制约瓶颈,临洮县组建百合脱毒良种繁育中心,柔性引进中科院、省农科院百合组培科技人才,开展百合脱毒种苗培养研发,推广种球繁育、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组建2支百合产业“科技轻骑兵”,通过专题培训、一线授课、田间指导等方式,培育高素质农民4300余人。
“通过实验室组培技术培育的种苗,提供给农户后,可将百合生长周期缩短3年,有效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脱毒良种繁育中心负责人康伟伟介绍道。
如今,全县百合种植面积达5.6万亩,千亩百合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10个,临洮已成为全国优质百合核心产区。
加工端:创新引领,锻造产业“硬核实力”
“过去只能卖鲜百合,难储存、难运输、难销售,现在卖百合汁、百合银耳莲子羹,身价翻了十几倍!”在龙头企业恒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献指着全自动生产线介绍道。
为破解加工粗放、附加值低的难题,临洮县联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科研团队,攻关百合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百合益π”“百合咖啡”“百合党参酸奶”等10余种新产品,申请相关专利8项。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政府出台政策帮助提供科研资助和创新平台建设补助,推动龙头企业从“单打独斗”向“链主引领”转型。
目前,全县百合加工企业增至74家,年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
销售端:电商开路,擦亮产业“金字招牌”
“这是我们百合制作的原浆饮品,清甜爽口、即饮便捷,能够润肺养生、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疲劳!”直播间内,主播小白正在向广大网友热情介绍百合衍生产品。
为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临洮县打造区域电商人才孵化中心,引进专业运营培育团队,实施“乡村网红”示范培育计划,孵化本土主播560余名,培育出“飞鱼土特产”“陇百味”等网红IP。
同时,搭建县域公共品牌“临洮珍好”,注册“雪源金正”“婵乡源”等百合产品商标16个,推出百合类精品网货152款,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包装,推动产品进驻各大电商平台。2024年,全县百合商品量达1.4万吨,产值达1.53亿元,真正实现“小百合”走向“大市场”。
从“提篮叫卖”到“畅销全国”,从“初级农产品”到“全产业链矩阵”,临洮县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激活产业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临洮将持续深化产才融合,让百合产业绽放更加绚丽的“共富之花”。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22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兰州百合苦水玫瑰荣获“最受欢迎产品奖”
- 2025年01月02日兰大“浆水家族”又添丁 “浆水百合”新品发布
- 2024年11月29日杀鱼、切菜、莴笋去皮、苞谷切段、百合免费真空包装…… 兰州菜市场配套服务越来越贴心到位了
- 2024年07月18日【图片新闻】永靖县刘家峡镇黄河花堤上百合花渐次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