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打造绿色产业链
每日甘肃网4月18日讯 据平凉日报泾川报道(记者赵啸林 王宇)走进泾川县荒场村的巨菌草标准化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分工协作,有序开展栽种工作。挖坑、放苗、覆土、浇水,一系列动作娴熟流畅。不到半日功夫,空旷的田地上便整齐排列出一行行嫩绿的幼苗,在春日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下,泾川县巨菌草种植正酣,农技人员化身“土专家”“田秀才”,走进田间地头耐心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窝挖好后,苗一定要垂直放置,覆土后要轻轻压实。”“气温高,新芽比较嫩,务必要边栽植边浇水。”在专业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一株株巨菌草苗被规范有序地栽种。
“去年,省科学院帮扶试种巨菌草85亩,每亩饲草产13吨,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今年,我们扩大种植面积,预计每亩产达15吨,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太平镇荒场村党支部书记曹小荣说。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驻太平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武建荣告诉记者:“甘肃省科学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院地共建’模式,推广种植巨菌草,全程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着力解决平凉红牛饲料短缺的问题,带动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巨菌草种植不仅让村集体鼓起了“钱袋子”,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40岁的史金生便是受益者之一。过去,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孩子,让史金生无法外出工作增收。如今,在巨菌草种植基地,他找到了工作,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像史金生这样受益的村民还有许多,巨菌草种植产业正切实改变着周边群众的生活。
“我们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依托省科学院帮扶优势,争取省科学院投资240余万元,带动群众打造‘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种植巨菌草1020亩,为红牛养殖产业发展注入新‘引擎’,让巨菌草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草’。”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卢鹏涛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6日定西市安定区:山坡“种电”助力绿色发展
- 2025年04月15日高台:牧光互补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
- 2025年04月11日平凉市认定一批中小微企业示范基地、平台和绿色制造单位
- 2025年04月11日科技赋能“绿色接力” 榆中县30万亩高原夏菜大田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