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 菌粮蔬“接力跑” “企村农”共增收

庆城县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航拍。 庆阳融媒记者 张庆宁 摄
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 郝芳 张庆宁 见习记者 郭浩
春日好“丰”景,大棚育鲜菌。最近这段时间,在庆城县驿马镇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羊肚菌采收正忙,一个个“白杆杆黑伞伞”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采摘下来的羊肚菌立刻被运送到园内的加工车间,一部分进行分拣、打包、运输,一部分进行烘干保存,整个采收季将持续一个月时间。
羊肚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以其鲜美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被誉为“菌中之王”。从2024年10月份开始种植,到今年4月份开始陆续采摘,在羊肚菌半年多的生长周期里,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温湿度控制等都是关键环节。我市气候偏凉、早晚温差大,种植出来的羊肚菌肉质厚实、香味浓郁,市场认可度高。
庆城县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蔡永村告诉记者,头茬羊肚菌已采收了十几个棚,每亩产量1000多斤,目前干羊肚菌的市场价格每斤500元至600元,新鲜羊肚菌每斤60元至80元,产销两旺。“进入5月份后,我们就要着手准备种植蔬菜,实现一年两收,同时园区的食用菌、蔬菜轮作种植园和粮油作物种植园每两年互换位置,通过大棚轮作和倒茬轮作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调节肥力,提高产出效益。”蔡永村说。
据了解,该示范园是庆城县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浙农科技公司投资9300万元建设,占地1050亩,规划建设“一区一园”,打造集菌粮蔬循环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一种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作种植食用菌、粮食作物和蔬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利用苹果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废弃秸秆生产菌棒,以矿物质原料、废弃菌棒等为主,生产活性菌有机肥,形成双向闭合循环。”驿马镇副镇长王永鸿说。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建成钢架大棚1700栋,其中高标准大棚280栋,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油作物220亩。借助浙农科技研发优势,今年计划建设高标准菌种研发实验室,聘请国内羊肚菌专家担任技术总监,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新品种研发、适应性选育和菌种提纯复壮,不断提升菌种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共享产业发展成效。
“在联农带农机制上,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持续增收,流转土地1050亩,累计为280户群众支付土地流转费140多万元。劳务输转有增收,成立村集体劳务公司,与企业达成劳务协议,除特定技术岗位外,企业用工均聘用本村劳动力,可带动务工130人。此外,集体入股有增收,驿马镇儒林村依托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建设高标准双层大棚46栋,村集体以大棚入股,每年可分红8.6万元。”王永鸿说。
近年来,庆城县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坚持“强龙头、扩规模、创品牌、带菇农”的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孕育出一批龙头企业,探索出利用果木枝条制作菌棒、菌糠菌渣肥料还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联农带农机制,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推行保本让利供菌棒、订单收购包销售、大棚返租带菇农等6种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果木枝条循环利用、食用菌产业全链增值,带动群众多环节就业、多渠道增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8日庆城县完成政策性苹果保险投保5.2万亩
- 2025年02月25日庆城县 苹果俏销促增收
- 2025年02月05日打好“组合拳” 做好产业发展“后半篇文章”——庆城县持续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 2025年01月13日庆城县以招商引资实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