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以“绿”为基 逐“绿”前行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隆红霞
连日来,岷县大地处处跃动着忙碌的身影,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挥锄挖坑、扶苗培土、浇水定根,一株株树苗稳稳扎根土壤,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绿意。
生态岷县,逐绿前行。岷县作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洮河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落实国家“三北”工程攻坚战、“黄河”战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区域,肩负着黄河领域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责任使命。
近年来,岷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两区两枢纽”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坚持走好“五条路子”、着力建设“三大工程”,以“打造岷县之韵·建设多彩岷州”为主题,定区域绿化、定任务落实、定技术保障,多点发力,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让岷县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1.04%,草原植被盖度为88.05%。2025年计划完成造林封育1.5万亩。
以“制”为引 丰富“林长”内涵
从“一棵树”到“万亩林”,种得下也要护得好,绿色生态底色的背后,离不开“林长制”的加持赋能。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我们护林员平时每个月巡林不少于25次,巡林期间,查看树木长势,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哪棵树倒了,哪棵树病了,哪里有垃圾……我都在巡山日记里有详细记录。”岷县麻子川镇大草滩村文书(副林长)包雪琴说。
岷县以落实“林长制”为抓手,通过持续健全完善“林长+义务监督员”“直属单位+地方”“双林长”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力推动林长制从“有名”向“有为”“有效”转变。
2024年,全县各级林长累计巡林达32902人次,其中:县级总林长2人次,县级林长巡林18人次,乡镇级林长巡林2352人次,村级林长巡林30530人次。
以“业”为驱 书写绿色经济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做好“林”经济,提升“绿”效益。岷县因地制宜加大经济林树种比例,助力岷县林果产业发展,以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计划栽种2万株乌龙头,已经完成15000株,预计明天就可以全部完成。乌龙头根系发达,容易成活,而且它的嫩芽可以作为一种蔬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计划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的收益。”锁龙乡拔那村党支部书记李江平说。
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选择在岷县驻足,是岷县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见证。良好的生态优势、清新的空气,吸引游人无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农家乐,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我这个店开了也有7年的时间了,淡季的时候一天营业额有两千多,旺季的时候一天有七八千。赏美景,品美食,外地专门来吃的人也挺多的,生意挺好的。”岷县西寨镇桥上炒鸡店老板曹俊辉笑着说。
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好体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更多“桥上炒鸡”吃上了“生态”饭。
以“协”为翼 共绘生态底色
走进岷县寺沟镇巴仁村一线,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林随着山峦的起伏,宛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4.2万株青海云杉、山杏等苗木在这里栽植。几年时间,林木整整齐齐耸立其间,成为守卫岷县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东西携手,逐“绿”前行。2023年,针对麻子川镇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从规划到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合作,经过不懈努力,“青岛林”如今已初具规模,成为岷县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我们将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岷县林草局党组成员、县林业工作指导站站长包江说。
在奔赴绿色发展的征途之中,岷县将继续坚持增绿就是增优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夯实绿色基底、注入绿色动能、提供绿色保障,用葱茏绿意织就生态安全屏障,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3日补绿增色 兰州市积极推进园林兰州建设
- 2025年04月22日民乐:戈壁滩上崛起“智慧绿洲”
- 2025年04月21日【图片新闻】岷县开展“绿满陇中”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行动
- 2025年04月21日《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2024)》在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