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积龙:扎根基层向上成长
记者 杨蓉 李发华
为农户送去技术指导,给群众带来医疗服务,让孩子畅游知识海洋……在“三支一扶”计划支持下,我市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曹积龙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22年9月,通过甘肃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曹积龙进入永昌县红山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开启了深耕基层、服务农民群众的新征程。
从此,一颗向下扎根的种子在曹积龙的心中萌发。“我是土生土长的红山窑镇人,我对家乡和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现在我学成归来,想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曹积龙说。
“刚接触农村工作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顺利。”基层工作繁琐而复杂,曹积龙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也因大学所学专业不对口、不会与群众打交道等问题“水土不服”。
工作中的困难让曹积龙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成为他开展工作的动力来源。于是他抢抓学习时间,在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并把集中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市县有关部门举办的专题培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为了得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他下沉田间地头收集农户的诉求,为农户们做起宣讲,用乡话土话讲解相关法律政策。
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农村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在不断学习中丰富了理论知识,在整理档案中锻炼了工作能力,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了协调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了解各个村庄的分布以及交通状况,使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认知更加深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年多来,曹积龙参与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大排查15轮次,走遍了全镇650户已脱贫户,协助镇党委、政府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45户农户纳入监测范围。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现实,曹积龙积极参与村集体实体产业项目建设,先后推动永胜村吨包袋厂等3个项目建厂投运,为全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一次摸排中,曹积龙发现红山窑村的一户农户身患重疾,妻子因病无法干重活,且孩子大学在读,生活举步维艰。他第一时间驱车前往,实地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加班加点将该农户纳入监测范围,精准制定并快速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帮助该农户申请临时救助,最终帮助这家人度过了难关。
“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想要做好农村工作,就要深入群众之中去,脚上沾点泥,身上带点土,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脚踏实地。”曹积龙一步一个脚印把群众诉求回应到位、把矛盾问题化解到位、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在关爱帮扶行动中,曹积龙积极对接市县帮扶单位,在春节、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同时,积极参加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真诚的态度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与认可。
尽管曹积龙的“三支一扶”服务期已经结束,但两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坚定了服务基层的决心。如今,他依旧奋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第一线。“以后我更要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心声,多了解群众诉求,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家乡作贡献。”曹积龙如是说。
自“三支一扶”政策落地以来,我市不断强化“三支一扶”人员的培养锻炼,让“三支一扶”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磨砺过硬本领、成就人生梦想的重要舞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支充满朝气且强有力的生力军。曹积龙的足迹,正印证着“三支一扶”工作者“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信念,更展现着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担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4日金昌市金川区出台农业节水奖补办法
- 2025年04月24日金昌市以项目建设提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4月24日金昌市快递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 2025年04月23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金昌市一季度新增经营主体数量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