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强信心 看发展·记者观察】在守正创新中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

 2025/04/27/ 22:15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杨唯伟

岷县西江镇当归育苗技术创新示范基地里绿意盎然。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当春风拂过陇中大地,定西的春天化作一幅生机盎然的农耕长卷。

  解冻后的田野间,泥土翻涌着温润的气息,农人穿梭其间,将希望的种子撒播进这片广袤的土地。

  数据无声,诉说着发展的铿锵步伐。一季度,定西春耕备耕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6.4%。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定西农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中国马铃薯之乡”“千年药乡”的名片熠熠生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筑起定西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绝非一日之功。

  在稳扎稳打的发展路上,变与不变,都尤为重要。

  在岷县,6.6万亩道地中药材优质种苗破土而出。中寨镇马崖村药农孙庭俊,一开春就忙着在育苗基地采购种苗。

  “去年补种就用了温室种苗,当归没有一株抽薹的。今年再种30亩,全部用温室种苗,保险!”孙庭俊说。

  “温室育苗在岷县已经推广了三四年,炼苗阶段完成之后就移栽,当归抽薹率降低到10%以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岷县当归研究院新产品研发技术人员王新建介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定西全力推进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从源头上保证了种子种苗的品质,建立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20.5万亩。

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创新之变。

  在定西,工厂化生产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在安定区鲁家沟镇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内,一颗颗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曾因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长期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鲁家沟镇,在青岛—定西对口帮扶下,实现了蓝莓种苗当年移栽、当年挂果的技术突破。

  走进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仿佛踏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菌菇王国。车间内,工人们分拣、清理、打包,有条不紊。这里日产鲜菇150吨,年产量约5.2万吨,产值达3.5亿元。

  在位于渭源县的甘肃药业集团陇神中药材有限公司,饮片加工车间里机器加速运转,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智能化管控、自动化生产线让中药材加工更加高效标准。

  工厂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传统农业产业不断换档升级。

  这是改革之变。

  从靠天吃饭到现代农业,多年来,定西锚定方向,持续构建以“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优势主导产业及金银花、食用菌、百合等区域性特色产品为主的“8+X”全产业链覆盖体系,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全市八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180亿元。

  以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心为“不变”的基石,以改革创新为“变”的动力,定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业发展的春潮正奔涌向前,激荡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