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洮,处处看见马家窑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陈 丽
风吹玉兰,谷雨至。万物生发,春意浓。
初来临洮的人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街头巷尾间,带有彩陶标识的路牌、雕塑俯拾皆是,构筑起流动的马家窑彩陶文化风景线,也将浸润了中国式浪漫的生活美学,刻进城市肌理。
“马家窑,灿烂的马家窑,文明的摇篮,艺术的瑰宝……”还未步入临洮宪法广场,悠扬的歌声便远远传来。临洮宪法广场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在这里,宪法、民法典、定西地方立法概况以及临洮良法善治经验做法的各类宣传牌和亭廊楹联上,处处可见的马家窑文化符号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些宣传牌在让法治理念根植于洮河文化沃土的同时,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彩陶的故乡。
临洮,因河而兴,因河而美。中天桥、步行桥与其他几座景观桥携手,成为洮河之上最美丽的风景线。“马家窑彩陶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因此我们将彩陶艺术融入桥梁设计中,在桥身的侧面和栏杆上绘上漩涡纹、水波纹、锯齿纹等,尽显文化特色。”临洮县住建局局长贺爱斌介绍。
河畔杨柳依依,桥下绿水长流,文化之韵与秀美风光有机交融。桥上漫步,人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岁月的流转。
走进马家窑遗址所在的马家窑村,一幅幅以彩陶为主题的彩绘点缀着广场墙面,一个个彩陶罐立体镶嵌在巷道两侧陶红色的墙体上,花园里摆放的彩陶罐与茁壮的大树相得益彰,等到夜幕降临,一个个路灯外形如同彩陶,灯光透过马家窑彩陶独有的纹饰,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马家窑村正在变身为一个“彩陶艺术展览馆”,马家窑文化的气息和印记在这里处处可见,令人不禁遥想这片土地曾上演的窑火盛况。
在临洮县彩陶小镇,郁金香、海棠花、桃花盛开,不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十分惬意。“我和朋友专程来临洮参观马家窑彩陶,这里氛围感满满,处处透露出浓厚的历史底蕴。”来自天津市的游客刘哲说。
“我们将马家窑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起来,制作成茶具、餐具、装饰摆件等日常用品,让古老彩陶走进寻常百姓家。”马家窑文化小镇陶艺师雷浩锋因为热爱马家窑彩陶,曾专门去景德镇拜师学习陶艺。记者在小镇内的彩陶文化展示馆看到,除了传统的彩陶器具外,各类马家窑风格强烈的彩陶琳琅满目,许多文旅创意产品与马家窑文化相互碰撞之后,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位于马家窑彩陶小镇的民宿,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陶宿集。陶宿集从民宿外观设计到装饰摆件、家居用品,无不带有马家窑彩陶元素,成为临洮县以“彩陶”为标签的热门文旅项目之一。
从空中俯瞰外形如陶罐一般的临洮县博物馆,给人们留下许多关于陶与城的遐想。“参观博物馆,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临洮县博物馆馆长韩军说,通过不同方式让更多人与马家窑文化相遇,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得到更多文化滋养,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古老文物和当下生活,时刻在这座小城里碰撞:文峰西路路口十字,巨大的马家窑彩陶雕塑矗立在街头,已然成为城市的文化象征;安兴家园的大门,彩陶色的门楣上镶嵌着三个巨大的马家窑陶罐工艺品;步行街的护栏上,马家窑纹饰色彩尽显典雅……“随手一拍,都是高级感十足的大片。”市民孙亚菊说。
如今的临洮,千年马家窑文脉在一砖一瓦、一椽一木、一路一桥间流淌,绽放出永恒的光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5日千年陶韵润童心——定西娃巧手“唤醒”马家窑文明
- 2025年03月26日《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AI微短剧的数字奇幻想象
- 2025年03月20日【溯源甘肃文化】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 2025年03月13日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甘肃范式”——探索创新马家窑文化的多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