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沈丽莉 王睿君 王虎 王聪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马海俊
当第一缕晨曦穿过炳灵寺石窟的飞天长袖,八坊十三巷的老茶肆已飘出盖碗茶的醇香,齐家文化博物馆的玉琮在展柜中流转着四千年前的光泽……临夏,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正以“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崭新姿态,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文旅协奏曲。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夏州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目前,全州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43处。

游人在黄河永靖段泛舟。本文配图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摄
暮春时节,走进临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既能触摸到历史的沧桑,也能嗅得着时代的芳香。
八坊十三巷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临夏回族人民世代生活的老城区,这里居住着回、汉、东乡、撒拉等8个民族总计1.7万多名各族群众。随着城市化发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八坊十三巷逐渐成为了“城中村”。
2015年,为发挥文化优势,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临夏市按照“文化为先、利民为本、一巷一特色”和“景观进巷、商业进院”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将八坊十三巷打造成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居民传统生活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景区。
漫步在八坊十三巷,只见街巷纵横,人烟稠密,店铺鳞次,商业繁荣,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古朴的街景与精美的建筑,还能品味到地道的河州美食。这里,是探寻河州文化的绝佳之地,已成为临夏州名副其实的文旅新地标。
在临夏市枫临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利看来,打造好八坊十三巷对提升全州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保护历史的同时,挖掘文化与经济潜力,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观光,不断擦亮这张城市靓丽名片。”

位于广河县的齐家文化博物馆。
文旅一词,文居词首,旅随其后。多年来,临夏州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逐步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推动全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位于广河县的齐家文化博物馆成为广大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临夏州申报创建的世界地质公园就涵盖了齐家文化博物馆,丰富了地质公园内容。
走进这座全国唯一以齐家文化命名的专题博物馆——齐家文化博物馆,“发现齐家、走进齐家、精彩齐家、辉煌齐家”4个展厅渐次排开,全景式展示在广河县齐家镇齐家坪遗址发掘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齐家文化博物馆,是齐家文化走向世界的门户,承载着传承与展示的重要使命。”齐家文化博物馆馆长马海林介绍,进入新时代,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拓展展陈空间,突破建筑的有形边界,让更多藏品走出馆藏、走近大众。
2018年,齐家文化专题数字博物馆中英文切换版上线,这一举措不仅将齐家文化博物馆的丰富内容平移至互联网平台,更借助3D扫描与3D建模的先进技术,以360度全景视觉超高清图像生动呈现文物细节。2024年,齐家文化博物馆馆内又加入重点遗址触摸屏、投影打造生活场景模拟、AR智能展柜等多项数字化元素,通过增强趣味性、互动性,让沉睡千年的文物讲出自己的故事。
文化和旅游在这里相生相伴,诗和远方在这里交相辉映。临夏州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把文旅作为全州首位产业来谋划打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政法台山滑雪旅游度假地获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为临夏州乃至全省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在临夏,多元业态正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文旅产业不仅是拉动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增加民生福祉的幸福产业。据统计,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4385万人次、同比增长41.3%,实现旅游花费233.84亿元、同比增长36.4%。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9日古浪:景区景点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 2025年04月29日【理论】以数智赋能文旅康养产业
- 2025年04月28日环县 23项“文旅大餐”迎“五一”促消费
- 2025年04月27日兰州城关文旅拍了拍你说:“五一”来看黄河吹河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