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陇南武都:千名志愿者织就文明旅游风景线

 2025/05/06/ 08:41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尚敏贤

武都:千名志愿者织就文明旅游风景线

  陇南日报记者 尚敏贤

  5月2日,凌晨一点的武都区城关中学依旧灯火通明,志愿者张冰刚忙完。

  “为应对激增客流,武都区协调城关中学、深圳中学开放宿舍资源,为游客提供安全规范的临时住宿保障。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游客登记入住、协助搬运行李,以及接送迷路游客返回住宿点。”张冰说,“昨晚累计引导1345名游客入住。”

  今年“五一”假期,武都区迎来旅游高峰。据统计,全区累计接待游客量较往年增长数倍。

  面对激增的客流,武都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统筹基层治理力量与社会公益资源,组织120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商业街区等21个服务点位,以“暖心武都”品牌行动保障游客体验,用文明服务擦亮城市底色。

  在兰海高速武都东出口的“交通护航岗”,志愿者们每天6点开始忙碌。身着“暖心武都”红马甲的他们,为过往司乘提供路线咨询、热水供应和应急药品。

  志愿者马乐霞告诉记者:“很多游客第一次来武都,我们不仅给他们指路,还向他们介绍白龙江沿岸的风光。”

  日均超万人次的咨询服务中,志愿者们总结出“三分钟讲解法”——用最简短的语言,将景区特色、餐饮住宿、天气提示等信息浓缩成游客最需要的攻略。

  万象洞景区入口处,志愿者李辉正协助游客扫码购票。李辉的工作清单里包含检票引导、安全巡查、秩序维护等10余项内容。

  “洞内湿度大,我们准备安排了2名志愿者进行安全维护。”李辉说。

  而在万象街,非遗传承人带着游客体验羊皮扇鼓舞、剪纸技艺,志愿者则在一旁讲解民俗背后的历史典故。一位上海游客感慨:“原来山水之间藏着这么多文化密码。”

  此外,万象街的暖心志愿者每天还在街区的商铺进行巡查,他们既要劝导商家规范经营,也要帮游客寄存行李、推荐特色美食。

  “您点的洋芋搅团配酸菜,这是本地人最爱的吃法。”志愿者李浩边打包边提醒,“不过建议按需取餐,避免浪费。”在他们的努力下,商圈厨余垃圾量并未激增,商户也主动参与“明厨亮灶”“文明标价”等行动,形成“生意红火”与“举止文明”的良性互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万小时。

  武都区委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浩利禄介绍:“我们构建了‘交通枢纽+景点食宿+公共服务’的志愿服务网络,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景点食宿介绍、路线指引、交通劝导等暖心服务,获得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在游客服务中心的留言簿上,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迷路时收到志愿者手绘的景点地图”“老人腿脚不便,志愿者全程搀扶游览”“离开时发现后备箱塞着本地特产和祝福卡”。

  从高速路口的指引手势,到非遗工坊的剪纸刀尖,武都志愿者用千余次弯腰服务、万余句暖心问候,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肌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