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拱大棚+智能温控 智能化培育助推产业升级
周庄黄瓤西瓜成“黄金产业”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赵军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自4月中旬以来,武山县山丹镇周庄村种植的黄瓤西瓜迎来采摘季,村民们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
周庄村地处山丹镇渭河北岸,是全县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交通便利,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1400余亩。
4月30日,走进果蔬大棚,只见已经成熟的黄瓤西瓜吊于枝蔓间,一片生机勃勃。“自本月中旬黄瓤西瓜上市以来,每天装箱100余箱,畅销于深圳、广州、福建、上海、北京等城市。截至目前,黄瓤西瓜销售额已达12万多元。”村委会主任周广荣对记者说。
周庄村种植的黄瓤西瓜深受消费者认可,原因主要是日照充足,土壤肥沃,让生长的西瓜甜度高、口感好。每亩黄瓤西瓜产量在4000多斤,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
在可观的经济效益下,村上种植黄瓤西瓜的群众从起初的几十户已发展到如今的300多户。在西瓜成熟之际,慕名而来选购西瓜的群众也络绎不绝。
近日,村上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村上将原有的塑料大棚改造为高6米、宽26米、长37米的双拱单被日光温室大棚,为当地的西瓜种植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改造不仅提升了大棚的硬件设施水平,还通过智能温控设备和多样化的种植实验,为解决冬季西瓜种植难题、推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广荣说。
一直以来,西瓜种植都是周庄村的特色产业,但传统塑料大棚在保温、控温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难以满足高品质西瓜全年种植的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周庄村积极探索大棚改造之路,在山丹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引入了新型日光温室大棚技术。
周广荣表示,新建成的双拱单被日光温室大棚,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独特的双拱设计有效增强了大棚的保温性能,配合单被覆盖能更好地抵御冬季低温。同时,棚内安装的取暖设施和降温设施以及智能温控设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环境调控系统。智能温控设备可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根据西瓜生长的不同阶段能自动调节,确保棚内始终保持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冬季西瓜种植的温度难题,还为西瓜生长提供了更加稳定、精准的环境条件,为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品种培育方面,周庄村也开启了新的探索。周广荣说:“目前,棚内移栽了黄肉京欣、瓜之宝九号、锦霞甜美、黄晶等12种西瓜新品种,并开展了品比实验。这些新品种涵盖不同的口感、甜度、外观和生长特性,旨在筛选出既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品种进行大规模推广。”
此次实验的品种均经过精心挑选,实验过程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从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通过对比不同品种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的生长表现,以及对市场反馈的综合分析,将确定最具推广价值的品种。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西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为村民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种植指导,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周广荣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8日【图片新闻】被誉为“武山十鲜”之一的黄瓤西瓜正式上市
- 2025年03月12日【图片新闻】泾川县:农户在培育、嫁接瓜苗
- 2025年03月03日武山:大棚西瓜春管忙
- 2025年01月07日兰州新区西瓜甜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