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崔翔龙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崔翔龙
时下,走进甘肃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错落有致,生产线上药香扑面而来,体外培育牛黄、黄芪发酵液、西洋参代用茶等特色产品正从这里走向全国。
“初到陇西,对各种证件的办理流程都不熟悉。”回忆起2023年项目落地时的情景,甘肃广药白云山常务副总经理范伟兵感慨万千,得益于陇西县招商专班的“主动出击”:一支“一对一”服务小组迅速组建,从政策解读到材料跑腿全程代办,将项目周期压缩。
“‘一站式’服务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范伟兵说。
这份诚意化作了实打实的成绩单:2024年8月,企业自主研发的天然牛黄替代品——体外培育牛黄上市即热销,当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县科技局牵线兰州大学专家驻场,多部门联动破解技术堵点,濒危药材替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政企协同功不可没。”范伟兵坦言,2025年企业预计销售额将跃升至2亿元。

工人将西洋参装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崔翔龙 摄
陇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却长期面临“有资源无产业”的困局。
陇西县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主任张栋一语道破症结:“2020年之前,陇西县是全省知名的中医药大县但却不是中医药强县,缺乏中医药精深加工企业成了影响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转机始于一场跨越山海的对接。
在陇粤招商会上,广药集团与陇西一拍即合,投资2亿元建设中药科技产业园。“这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张栋介绍,广药白云山项目落地陇西,补齐了中医药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的关键一环,形成从道地药材种植到高端制剂生产的全产业链条。如今,陇西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81亿元。
“干部包抓、专班跟进、闭环管理”——陇西县探索出的“三管齐下”服务机制,让招商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近三年,陇西县招引落地总投资284.3亿元的项目158个,已建成138个,到位资金237.7亿元,特别是东方电气、索通碳素、广药集团等10个头部企业16个项目建设……这些数字背后,是陇西县各级各部门常态化下沉企业、要素需求“清单化”解决的务实行动。
政策扶持不是“一阵风”,而是精准滴灌的“及时雨”。陇西县从初创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定制化政策护航。近三年,争取省、市、县科技资金3440.1万元,其中包含省、市、县科技项目资金2126.5万元,推动科研项目173项,产学研成果转化超50项左右,实施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8日【强信心 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我们在迭部投资兴业很有信心”——迭部县叠洲藏寨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高效推进
- 2025年05月07日【强信心 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我们投资得非常放心”——正宁县中钠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见闻
- 2025年05月04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在这里投资,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 2025年05月03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 建巨型“充电宝” 助风光电消纳——寰泰储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全生产链项目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