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49场思想盛宴激励我省高校学子与时代同向同行

 2025/05/09/ 11:09 来源:每日甘肃网

  “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而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高校应打破‘学科孤岛’,不能关起门来搞科研……”4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第一宣讲团组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教授在甘肃农业大学结合全国两会有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部署,分享了自己关于“如何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4月以来,省委教育工委本着“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有情感温度、有实践力度”原则组建12支宣讲团,深入全省49所高校开展“理响校园·培根铸魂”全国两会精神示范性宣讲活动。其间,40名在甘全国人大代表、驻甘全国政协委员,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省社科院等省委宣讲团专家以及思政名师、大学生骨干,以“专家讲理论、代表委员讲实践、青年学子讲行动”的新颖模式入校开展立体化宣讲,将一个个关于奋斗、筑梦、使命与担当的故事娓娓道来,释放出直抵人心的力量,为高校学子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从零基础的采油“小白”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再到井区党支部书记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张红玲,以亲身经历为青年学子诠释“奋斗者正青春”的深刻内涵。

  “当我在宣讲现场看到00后大学生眼里的光,就想起22年前那个对着采油井立誓奋斗的自己。”从黄土塬到宣讲台,从技术员到政策推动者,张红玲用人生轨迹诠释着“强国有我”的时代内涵。正如她在宣讲结束时所说:“能让更多年轻人接过我们的‘接力棒’,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朴实的话语和冒着热气的奋斗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热爱和坚守的分量,让我看到了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的无限可能,引导我们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甘肃医学院学生雷芸说。

  代表委员、党校专家、思政名师和学生代表联袂开展理论宣讲,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书面语”说成“知心话”,受到各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理论宣讲不是空中楼阁,既要让青年学子听得懂党的创新理论,更要让他们愿意听、喜欢听,最终转化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力。”省委教育工委第六宣讲团组长、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道出了宣讲意义。

  在4月17日的兰州文理学院宣讲中,蔡文成带领师生深入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翔实的数据、生动典型的案例,回顾了2024年经济发展情况,解读了2025年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4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大思政课”。

  以思政小课堂为纽带,贯通社会大课堂。此次“理响校园·培根铸魂”全国两会精神示范性宣讲活动,不仅是一场理论火炬的接力传递,更是一次青春心灵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

  “有幸成为宣讲团一员。在宣讲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两会精神不仅是写在纸上的政策、蓝图,更是照进现实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青年既要做理论学习的‘追光者’,更要做实践担当的‘发光体’。”省委教育工委第十二宣讲团成员、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杨佳龙对此次宣讲活动感触颇深。

  兰石集团能源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范飞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主要特征、重要意义,以及不同层面探索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结合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甘肃省科技创新重要部署,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新质生产力“大思政课”。

  在4月24日的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宣讲中,范飞的宣讲让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商学院辅导员韦正远深有感触,他说:“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切感受到‘新质生产力’与当代青年精神特质的深度契合,前者是时代赋予的改革命题,后者是破题关键的力量源泉,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是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使命。”

  宣讲现场“热辣滚烫”,两会精神直抵人心!49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盛宴,以青春视角解码国家发展密码,用创新形式搭建成长阶梯,让数万名师生在“沉浸式课堂”中与时代同向同行。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在“行走的思政课”中,青年学子读懂中国之治,感悟青年之责,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王建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