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废旧果枝“变身”绿色能源
□记者 李童晖 胡文龙
近日,记者走进静宁县仁大镇李湾村,一座占地规模可观的生物质废弃物加工厂正开足马力生产。这座总投资2000万元的现代化工厂,以其先进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将当地大量产生的废旧果枝、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绿色能源,成为推动乡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生产车间,生物质加工生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从废旧果枝的破碎、粉碎,到烘干、制粒,整套流程一气呵成。作为集多种工艺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加工厂,这里不仅实现了生产环节的高度自动化,更凭借先进技术,达到能耗低、污染少的环保标准。据了解,该工厂年可生产生物质颗粒5000吨,其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产品具有燃料热值高、挥发分高、水分低的特点,极易点燃且燃烧充分,氮含量低、氧含量高的优势,让燃烧过程温度平稳,真正实现生态“零排放”,烟气排放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我们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废旧果枝、木材、秸秆、边角料等都能‘变废为宝’。”工厂负责人介绍,仁大镇作为苹果种植大镇,果园覆盖率高,每年修剪、挖除产生的废旧果枝数量庞大。加工厂充分利用这一本地资源优势,在延伸苹果产业链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废弃树枝秸秆随意堆放、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数据显示,自建厂以来,已有数千吨废旧果枝在这里完成“绿色蜕变”,不仅让镇容村貌焕然一新,更为当地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帮助果农提高收入,仁大镇生物质废弃物加工厂向广大果农发出倡议:将废旧果树运往加工厂处理。这不仅能为果农带来额外收益,更能让这些原本的“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助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
从“环境负担”到“绿色财富”,仁大镇生物质废弃物加工厂的实践,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随着越来越多废旧果枝、秸秆“走进”加工厂,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仁大镇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8日肃北: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 2025年05月02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根植沃土 绿色产业茁壮成长
- 2025年04月30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打造绿色低碳智造新引擎——嘉峪关索通公司项目生产见闻
- 2025年04月24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根植沃土 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甘肃索莹科技有限公司“抗凝冰”系列产品生产项目一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