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临洮县法院:十载邻里“堵心路” 多方联动解心结

 2025/05/15/ 17:44 来源:每日甘肃网

  “法官同志,巷道通了,我们两家的心也敞亮了!”近日,在临洮县八里铺镇某村,随着孙A主动拆除巷道内障碍物,这起困扰叔侄十年的相邻权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承办法官用汗水浸透的制服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为民情怀。

  孙A与孙B系叔侄关系,相邻而居,两家共用同一巷道。2015年,两家因琐事产生嫌隙后,共用巷道逐渐成了“火药桶”。后孙A翻修房屋时彻底堵死巷道,导致孙B日常通行受阻。这一堵,不仅堵住了巷道,也堵住了两家人之间的情分,积怨越来越深。村镇调委会多次调解未果,两家矛盾彻底爆发。2025年4月案件起诉到临洮县法院新添法庭后,承办法官没有简单开庭判决,而是多次深入巷道现场了解案情。承办法官发现单靠司法力量难以化解多年积怨,于是法庭启动“枫桥式法庭”联动机制,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村镇调委会组成“调解联盟”,把调解桌搬到巷道口。这就像是一场特殊的“会诊”,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士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多管齐下,共同为解开这对叔侄的心结出谋划策。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大家都没有白忙活。孙A终于被大家的诚意和耐心打动了,他同意自行拆除修建在巷道内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影响通行的东西,把巷道恢复畅通。孙B看到叔叔有了这个态度,也做出了让步,他表示在不影响正常通行和卫生的情况下,同意不拆除孙某修建的化粪池。就这样,双方都各让了一步,这个案子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调解。

  这起案件的圆满化解,是新添人民法庭践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一个缩影。法官们走村串户,把调解席设在炕头、田间、村口,用“背对背谈心、面对面解结”的方式,让法律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因为我们深知:“老百姓要的不是一纸判决,而是能实实在在走通的路、能和和气气相处的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