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彩礼回归“礼”性
缑玉明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后,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将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作为建设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精心筹划、狠抓落实,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彩礼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一项婚姻礼俗,表达的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缔结姻亲之好的祝福,也是对女方的一种尊重。然而近年来,部分地方彩礼数额持续攀升,有人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盲目将彩礼数额视为衡量爱情的标准,甚至形成明码标价的地域“行情”。
表面风光的高额彩礼,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层面看,它加重了双方家庭的经济压力,婚后新人背负债务,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家庭矛盾也随之滋生。从社会层面讲,高额彩礼助长了攀比之风,扭曲了婚姻的本质,给婚姻关系染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民俗。更为严重的是,高额彩礼还可能引发骗婚等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育新风,势在必行。
高额彩礼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在传统观念中,彩礼被视为对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补偿,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婚姻中女性资源相对稀缺,彩礼随之水涨船高;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彩礼成为女方家庭养老等经济需求的一种寄托;再加上人情攀比心理作祟,使得彩礼金额不断攀升,陷入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些难题,既需要破除陈规陋习,重塑婚姻观念,也需要立足社会现实,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乡村文明程度,让农民在物质富裕与精神充盈中重拾对婚姻本质的理解,才能让彩礼回归祝福初心。
所以,一方面,要从发展县域经济、振兴乡村产业等源头入手,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群众的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减少因养老焦虑导致的高额彩礼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形式,广泛宣传高额彩礼的危害以及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抵制陋习,让群众明白高额彩礼并非婚姻必需,真正的幸福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之上。同时,要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群众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事简办等内容纳入其中,通过表彰奖励遵守规定、文明婚嫁的家庭,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治理高额彩礼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常抓不懈、绵绵用力,把道理讲清楚,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方能微风拂面、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3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兰州新区: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 2025年05月12日平凉市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倡树文明新风
- 2025年05月12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 推进全省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
- 2025年04月11日【基层践悟】推进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