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多方联动+长效监管 从“堵心”到“舒心” 解锁兰州部分社区楼道畅通“密码”

 2025/05/16/ 08:55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桑杰才让

多方联动+长效监管

从“堵心”到“舒心” 解锁楼道畅通“密码”

社区工作人员清理乱堆乱放

  楼道堆物不仅是老旧小区的“顽疾”,新建小区也不例外,不仅侵占居民通行空间,更埋下消防安全隐患。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整治楼道堆物“顽疾”,多个社区以创新治理模式破解难题:兰玻西社区推行“制度化管理+居民自治”,九州大道社区发动党员带动居民“1+1模式”,红山根东路社区建立“巡查通报+联合执法”机制,任家庄街西社区则通过“定期巡查+宣传教育”巩固成效。从“堵心路”到“舒心路”,各社区因地制宜探索长效治理路径,让楼道重归安全畅通,共织居民生命“安全网”。

  兰玻西社区

  制度化管理+多元共治

  “以前楼道里堆满了旧家具、床板、纸箱子……走路都得侧着身,现在楼道内的空间都大了,消防通道也畅通了,住着更安心!”兰玻西旧区2号楼居民罗女士对社区和物业清理楼道整治工作竖起大拇指。针对长期存在的楼道乱堆乱放现象,先锋路街道兰玻西社区联合玻璃厂物业对玻璃厂旧区进行专项整治,通过“疏堵结合”的组合拳,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更探索出一套“居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长效管理机制,让楼道从“堵心路”变身“舒心路”。

  当说起如何治理时,兰玻西社区副主任王瑾说,社区联合玻璃厂物业逐楼逐层排查,登记乱堆乱放物品及归属业主,通过单元门张贴通知、居民微信群、上门沟通等方式发布“楼道清理告知书”,明确整治时间、要求及法律依据,如《消防法》关于堵塞通道的规定,同时,给予居民3-7天自行清理期限。针对无人认领或“钉子户”,社区联合管片民警上门沟通,强调安全隐患,让居民主动配合。

  对无人认领的物品,玻璃厂物业组织保洁人员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物品,联系回收站;其余废弃杂物统一清运至垃圾中转站;清理过程公开透明,由社区工作人员全程拍照,有效地减少了居民的抵触情绪。

  同时,兰玻西社区实行“楼院长责任制”,由社区网格员、楼院长每周至少一次巡查楼道,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业主整改,同时建立了楼道环境巡查台账,玻璃厂物业也将楼道整洁纳入日常保洁考核,物业保洁人员每日巡查时发现新增杂物就现场进行清理,确保乱堆乱放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组织小区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制定《楼道文明公约》,明确禁止楼道内乱堆乱放,通过居民自我约束减少乱堆乱放现象;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电子滚动屏、入户走访等渠道,持续宣传消防安全、公共环境维护知识,兰玻西社区通过组织居民开展线下活动讲述真实案例,加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兰玻西社区开通“楼道问题随手拍”举报渠道(居民微信群、社区24小时值班电话),居民可实时反馈问题,社区与物业24小时内响应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避免问题反弹。

  兰玻西社区通过前期张贴通知到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减少矛盾,通过对小区楼道集中清理有效地解决了乱堆乱放的问题,再以制度固化、居民参与、动态监管、防止反弹,最终实现从“整治乱点”到“守护家园”,从“疏堵结合”到“共治共享”的转变,让辖区居民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与社区治理的成效。

  九州大道社区

  党员带动居民清理堆物堆料

  位于九州大道的106队小区建于20多年前,属于老旧小区,不少老辈儿居民有留存旧物的习惯,小区楼道堆物现象曾经十分严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探索出“1+1模式”,即一户党员家庭带动一层居民清理楼道堆物,党员们对同层或邻层楼梯间杂物随机进行监督检查。在社区支部书记马博的桌上,放置着一本详细的“1+1模式爬楼图”,每栋楼的表格上,都标注了各层负责人员以及包楼社工、包楼物业和包片民警的联系方式。

  为了让监督工作更扎实细致,社区在党员基础上,还发动了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参与,确保塔楼每一层、板楼每六层都有一名监督员。“居民就是我们的‘眼睛’,密集地遍布在楼内,随时帮我们发现堆物线索。大家发现问题后,会拍照发到专门的群里,之后物业会去清理,清理完成后会再给居民反馈结果,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马博说。

  “1+1”模式实行一段时间后,楼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社区再次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了由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的每周巡查活动,作为该模式的补充和扩展。“一般周一周二是一组居民志愿者,周三到周五是一个党总支,参与巡查楼道堆物、清理楼内外环境等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小满说。

  红山根东路社区

  多举措破解楼道堆物难题

  红山根东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君金说,红八小区是典型的老旧楼院,居民属铁路职工,因居住时间长,年岁较大的居民把小区楼院,尤其楼道当成自己“领地”,随意放置自家自行车,儿童玩具以及家中闲置物品、建筑材料和水泥砂石等,物业拿他们也没办法。社区了解到情况后,按照全区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要求,对每个楼道开展了挨门挨户集中整治活动。首先给小区各个楼道,物业下发了小区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的通知,限时让居民将小区楼院楼道内放置物品进行自行搬运清理。其次社区利用文明城市周末大扫除时间,组织社区工作者对无人清理的楼道垃圾物品进行逐一清理。对居民反复阻挠干扰的私搭乱放,久拖不清,以及较大较难清理的堆放物品,社区将联合物业,以及执法部门再次开展联合集中整治,直至彻底清理完毕。

  为了有效巩固整改治理成效,红东路社区制定了两周巡查反馈制度和楼院长定期通报制度,把随时发现的楼道问题通过楼院长在相应的楼栋群内进行有针对性的通报,迫使业主自觉清理,对屡次通报不整改的,将按照周末大扫除的形式进行集中整治,促使小区楼院楼道环境卫生及时得到清理整治,让居民小区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任家庄街西社区

  楼道整治见实效 长效管理保常态

  “兰石润安小区是老旧楼院,堆放问题比较严重。”敦煌路街道任家庄街西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小区2001年建成,为了改善楼道堆放问题,社区联合兰石雅生活物业公司润安分公司,针对辖区小区楼道乱堆乱放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居民打造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整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与物业人员逐楼逐户开展全面排查,详细记录楼道内堆积物的具体情况。同时,通过张贴通知、微信群推送、入户告知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楼道乱堆乱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居民自行清理堆放物品,争取居民的理解与配合。

  整治行动中,社区与物业组成联合整治小组,对逾期未清理的楼道堆积物进行集中清理。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杂物,有的负责协调沟通,有的负责垃圾清运,现场秩序井然。对于部分居民因特殊原因无法自行清理的,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帮助,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为防止楼道乱堆乱放问题反弹,社区与兰石雅生活物业公司润安分公司共同制定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社区网格员与物业保洁人员每周对楼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三是设立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居民互相监督,对乱堆乱放行为及时进行举报;四是明确责任分工,社区与物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楼道管理工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