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毒所的管教一线到基层司法所的法治前沿,从高墙之内到街巷阡陌,变的是经纬坐标,不变的是使命担当。
李文辉,这位有着30余年工作经历的“资深”民警,于2023年8月积极响应厅党委号召,开启了下沉到成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工作的新征程。自下沉以来,他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依法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帮扶、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各项业务工作,让专业力量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精准施策 消弭对抗止纷争
下沉开展工作以来,李文辉迅速转变角色,经常与司法所其他同志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某村四兄弟因地界问题产生纠纷,争执激烈,镇村及派出所协调化解未果。面对这起复杂纠纷,李文辉仔细研究该纠纷的根源和焦点,针对每个人的个性特点“背靠背”做心理疏导,他既向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又耐心细致地分析利害关系,用心用情感化。在李文辉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经过反复组织几方当事人调解,终于消除了兄弟之间的隔阂,修复了家庭关系,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
在每一起矛盾纠纷的调解中,李文辉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双方性格特点灵活运用调解技巧,用心调解、用情疏导、用法释疑,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设身处地地为双方着想,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2024年,他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件,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同时,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做到“小事不小看”,全力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从“心”出发 重塑新生希望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李文辉凭借自身在戒毒所的工作经历,充分发挥警察职业和管教经验优势。他结合近年来的具体案例,以案释法,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警示教育学习,提升了社区矫正对象对矫正工作的敬畏之心,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和矫正意识。同时,注重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社区矫正对象高某,自入矫以来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注意到这一情况后,李文辉及时开展谈话,耐心疏导其卸下心理包袱,通过“治心”帮助其消除焦虑和压抑情绪。经过不懈努力,高某重拾生活信心,心理状态也恢复稳定。
李文辉用法律刚性和人文关怀,为社区矫正对象点亮了回归之路的明灯,让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都能感受到暖心力量,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朝着更规范化、更实效化的方向发展。
“这次下基层学习,让我获益良多。和司法所的同志同吃同工作的时间,让我零距离接触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感受了基层同志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谈及下沉基层感受,李文辉感慨颇深,“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和技能,也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是我从警生涯当中难得的一笔阅历。接下来,我将继续沉下去,主动融入,安心扎根,脚踏实地做实事。”
时光不会辜负奋斗者的足迹。李文辉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城关司法所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更为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深刻诠释了司法行政干警忠诚为民、勇于奉献的使命与担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4日陇南市徽县法律援助中心三面锦旗的背后故事
- 2025年05月14日凝聚法治力量 破解民生难题——兰州市推出2025年16件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 2025年05月14日“法”伴五月 有“典”不一样
- 2025年05月14日甘肃省司法厅召开《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修订草案送审稿)》送审前评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