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瓜州县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这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他们不惧风雪烈焰,只为万家灯火,守护着百姓平安。他们,就是瓜州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
追光榜样汲取精神伟力,勇立潮头续写时代荣光。5月16日晚,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活动在兰州举行,瓜州县消防救援大队荣获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

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
2024年2月17日,受大风降雪天气影响,从甘肃前往新疆的连霍高速、京新高速等高速公路临时关闭,仅瓜州县滞留司乘人员就达2.5万多人。
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每多一分钟滞留就多一分危险。紧急时刻,瓜州县消防救援大队调派消防车前往县城上路巡逻,将有食宿需求的人员,统一引导至大队营区,开放大队室内训练馆、公寓楼、战斗班、消防员宿舍等可以容纳滞留人员的场馆和库室,并为老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提供单独的住宿环境。
一拨一拨的滞留旅客来到了大队营区,指战员们三个一组,五个一队奔前走后,有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的、有带领群众安排住宿的、有穿梭于大队训练馆和餐厅为住宿群众端菜送饭的……

时值大年初八,大队指战员还特意为他们包了饺子。当一碗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送到滞留旅客面前时,休憩的老人、玩耍的孩子、发视频报平安的壮汉、摇晃未满周岁婴儿的母亲,脸上都流露出久违的笑容,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随之散去,一声声谢谢,一句句过年好传递在指战员和滞留旅客之间,仿佛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共度新春。
凌晨4时,人群渐渐地安静下来,只有那轻微的鼾声和不时传来的呢喃回荡在大队训练馆和消防员宿舍。忙碌了半夜的大队值班干部开始营区巡查,当他们走到消防车库,看见了在车上裹着大衣,靠在一起睡着的消防员后,眼泪不禁在眼圈里打转。风雪无情,人间有爱,正是这些年轻人凭着自己心中的爱、眼中的光,温暖了这群出门在外的旅人。
枕戈待旦 向险而行
2025年2月24日0时27分,瓜州县中国石油桥湾加油站内,一辆装载甲缩醛的槽罐车发生泄漏。大队4车28人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参战人员不畏艰险、英勇奋斗,连续作战5个多小时,成功排除险情。
“我们消防队,不光会灭火,大到洪水、山体滑坡的抢险救灾,小到捅马蜂窝,戒指卡手了,群众都会打‘119’找我们。哪儿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儿去。”瓜州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自转隶改制以来,大队参与灭火救援任务共1600余起,营救疏散群众350余人,挽救财产1000余万元。
恪尽职守 笃定前行
1961年,位于瓜州县城南70千米的榆林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的开凿时间始于北魏时期,历经多个朝代,一丁点火星儿,就可能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大队指战员日夜守护在这里,榆林窟的每片区域、每个消火栓、每一处灭火器具的位置,他们都了如指掌。他们依靠一双脚和一支笔,成为这里的“活地图”。
防火,还要从检查每一个角落开始,任何一个被偷藏夹带进洞窟的火种,和偷摸抽烟留下的烟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决不能忽视的隐患。为了掐灭任何一个可能冒烟的起火源,大队的防火监督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在景区内设立流动消防宣传服务站,协助安检、服务游客、开展消防宣传。赶上节假日人多的时候,他们通常每天凌晨5点多就起床执勤,直到晚上10点才能结束。
作为火灾预防的一线人员,从工业园区到大型商业综合体,从老旧住宅到生产经营性租住自建房……消防工作千头万绪,大队防火监督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用脚步丈量园区,先后联合住建、公安、商务以及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园区企业和人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满意度。
视驻地为故乡 把人民当亲人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锦华村是少数民族移民村,也是瓜州消防救援大队的重点帮扶村组之一。2020年3月,大队驻村人员深入少数民族农户家中走访调研,每到一户,他们都仔细询问贫困户的近期生活、健康状况及今年的春耕备耕情况,并积极宣传春耕生产需要注意的消防安全知识。
“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我庄稼地里活儿干不好,也不识字,不知道咋个买化肥。你们一下就把化肥送到地里来,实在是感谢你们。”锦华村村民马有成在田间握着大队指战员的手这样说道。
经走访调研了解到,有许多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找不到化肥购买渠道,急得坐立不安。针对这一现状,大队党委高度重视,及时为帮扶村的46个贫困家庭每家送去化肥两袋,共计送出3.68吨,价值12420元。
每年春节,当老百姓热热闹闹守岁,欢欢喜喜过年时,瓜州消防救援大队分别在柳园服务区和桥湾服务区等重要交通枢纽设置前置执勤点。隆冬的夜寒彻骨,他们坚守阵地,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站岗执勤,守护平安幸福。
感动还在继续,新的征程上也许还会遭遇狂风巨浪。面对火海刀山,瓜州消防救援大队将赴汤蹈火,战天斗地创造新的业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9日“祁连砺锋?2025”甘肃省抗震救灾实战化演练成功举行
- 2025年05月08日震撼直击!“祁连砺锋·2025”甘肃省抗震救灾实战化演练高燃瞬间,每一帧都是战斗力!
- 2025年05月07日“祁连砺锋·2025”甘肃省抗震救灾实战化演练拉开战幕
- 2025年05月07日一组图预告“祁连砺锋·2025”甘肃省抗震救灾实战化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