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甘肃·陇人骄子】
一砖一瓦“砌出”工匠精神
——记甘肃建投七建公司砌筑工班长高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一块砖也许并不起眼,但许多块砖就能建成高楼大厦。
一个砌砖匠也许很普通,但靠着勤劳的双手,也能走很远很远。
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名单公布,甘肃建投七建公司砌筑工班长高鹏榜上有名。
从砌砖匠到陇人骄子,这位从会宁山村走出的农家娃,靠着手里的一块块砖,建造起了一栋栋高楼,筑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阶梯。
一
1998年,正是甘肃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
18岁的高鹏高中毕业,带着对城市的憧憬走进甘肃七建。
虽然对砌筑一行一无所知,但高鹏深知“技术是立身之本”。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抹灰、练砌墙,夜晚翻烂《砌筑工操作手册》,就这样,高鹏开始了自己的砌筑生涯。
从“砌直一面墙”开始,高鹏一遍遍练习,手指磨出血泡仍咬牙坚持。
师傅们感叹:“这娃手里有劲,眼里有活,能成事!”
2007年,高鹏在甘肃省砌筑工决赛中一鸣惊人,以零误差的垂直度、平整度夺得冠军,晋升技师。
2018年,高鹏代表甘肃出征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与84名顶尖选手同台竞技。凭借独创的“分层勾缝法”和“立体挂线术”,高鹏斩获全国第八,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跻身前十的选手,刷新了我省在该赛事的历史成绩。
多年来,高鹏把对技术的执着融入每一个砖缝。他带领班组参与60余项重点工程,兰州大学综合科教楼、甘肃省政府办公楼等标志性建筑的背后都有他的辛勤付出。
凭借毫米级的精度把控,高鹏参建的项目两次斩获“鲁班奖”,26次摘得“飞天奖”,创下我省建筑行业的多项纪录。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如今,高鹏拿到了30多项各级荣誉,但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砌筑工的根,永远在工地。我要做的就是用心砌好每一面墙。”高鹏说。
二
“一人富不算富,要带着乡亲闯出路!”这是高鹏靠着砌砖挣了钱的第一个想法。
2015年,会宁县白草塬镇村头大树下,高鹏的“技能扶贫课堂”开讲了。
高鹏利用节假日返乡开办免费砌筑培训班。没有教室,没有教具,高鹏用黄土拌水模拟砂浆,手把手带着大家练,直到每位学员能独立砌出达标墙体。
“横平竖直发丝缝,砂浆饱满不透风。”高鹏编出的顺口溜,至今有不少村民记得。
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村村民王军胜,参加培训后苦练技术,不仅自己成为砌筑能手,还带领20人的团队承接工程,年收入超10万元。“是高班长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王军胜说。
十年间,高鹏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带出45支乡村施工队。在高鹏的推动下,会宁县白草塬镇形成“培训—就业—创业”链条,600余户家庭通过砌筑工作收入大幅增长。
三
在高鹏的工具箱上,刻着一句话:“守正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作中,他始终践行着这句话。
针对传统砌筑效率低、损耗大的痛点,高鹏研发“填充墙砌筑皮数杆”“摊灰勾缝一体机”“干混抹面砂浆制备技术”等5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干混抹面砂浆制备技术”获甘肃省职工创新二等奖。这些实用新型专利工具,使工地施工效率提升40%,材料损耗降低18%,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
为了更好发挥高鹏的技术优势,2020年,甘肃建投集团挂牌成立首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鹏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年,又成立“高鹏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两个工作室,高鹏累计进行理论实操授课2.8万人次,带出的127名徒弟中,有9人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奖项,3人获“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4年,高鹏牵头研发“石膏基特种砂浆”,这种新型建筑材料比传统水泥砂浆每平方米节约50%的施工成本。该项目已入选我省绿色建筑重点推广名录。
“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有所成就,我感到很自豪。”高鹏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8日关于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拟入选对象的公示
- 2025年03月24日“陇人骄子思政课堂”巡讲活动(第五、六场)在兰州举办
- 2024年06月30日陇人骄子思政课堂巡讲首场活动举办
- 2024年05月31日最动人心是榜样——2023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