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玉门市老市区,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始终活跃着一个步履匆匆、干练洒脱的身影。十余载春秋,她以脚步为尺,以创新为笔,她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片戈壁油城落地生根、繁花似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她,就是玉门市老市区司法所所长王笑柳。
创新实践谱新篇
玉门市老市区因城市发展转型,弱势群体多,各种矛盾纠纷纷繁复杂。自担任老市区司法所长以来,王笑柳积极投身基层治理,秉持“调解一桩纠纷就是守护一方平安”的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10多年司法行政经验转化为“化干戈为玉帛”的调解智慧,创新构建“四网融治”工作机制,推动政法专业化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以“党建+法治”织密组织网,吸纳10名老党员组建“银发调解队”;以“线上+线下”构建服务网,利用“多元调解”小程序处理纠纷41件;以“专兼职+志愿者”打造人才网,培育“法律明白人”73名;以“预防+化解”筑牢防线网,建立重点领域风险研判机制。
多元融合匠心调
日常工作中,王笑柳心中始终把司法所与法庭、社区调委会之间的密切对接设置为“通话状态”,定期交流对诉前案件的分析研判和有关工作信息,邀请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对人员调解员进行“对症下药”式业务培训,充实诉前调解力量。2024年以来,老市区司法所共接收油田法庭分流案件63件,调解成功39件。
温情帮教助新生
加强特殊人群教育管控,是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关键举措,也是司法所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她创新“三原色”帮教体系:组织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重走石油会战之路,在帮教人员思想深处植入红色基因;协调油田及园区企业设立公益性岗位,为帮教对象开通就业安置绿色通道;联合社区开设“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为社矫对象和刑释人员纠正认识偏差、帮助调节情绪打造了蓝色港湾。矫正人员周某在她的帮扶下,从曾经的失足青年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并主动申请成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这样的蜕变故事,在老市区司法所的档案室里比比皆是。
普法护航促和谐
围绕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举办社区居民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激发居民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聚焦企业合规经营需求,邀请资深律师走进企业,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分析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如合同纠纷、劳动法律问题等,开展法治体检和法律风险防控专题讲座,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讲座结束后,进行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解答实际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在王笑柳的推动下,老市区建立起“15分钟法治服务圈”,社区调委会年均化解纠纷350件,成功率98%。
当企业负责人送来“法治护航排头兵”锦旗时,王笑柳正在整理新的普法教案。她说:“每化解一个纠纷,就像疏通一口油井;每调解一起矛盾,犹如保障一次输送。法治建设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8日“马背普法”“摆摊送法”……这样的普法宣传有“典”赞!
- 2025年05月28日省司法厅积极参加兰州马拉松志愿服务工作
- 2025年05月28日凝聚共识强根基 赋能提质启新程——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圆满结束
- 2025年05月26日“法”趣横生!花式宣传让民法典“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