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设施农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郭斌强
初夏时节,陇原大地生机盎然。走进通渭县义岗川镇蔬菜产业示范园,50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嫩绿的辣椒苗长势喜人,再过几日将移栽至万亩大田。这片占地广阔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正成为通渭县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企业引领促进产业融合
2024年,通渭县义岗川镇引进嘉裕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建设集育苗、种植、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蔬菜产业示范园。
“我们配套建设了冷库和加工车间,从育苗到销售全链条把控,确保蔬菜品质与销路。”项目负责人黄彦斌介绍,园区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已带动周边6个乡镇发展订单农业,主要种植辣椒、芹菜等高原夏菜。目前,园区用工高峰时可达500人,常年稳定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义岗川镇的实践仅是通渭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切片。
全县立足高原气候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2025年计划发展蔬菜种植8万亩,建设5万吨级冷链仓储设施,年育苗能力突破1亿株,年产值预计突破8亿元。
特色种植推动农户转型
在通渭县平襄镇旧店子村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黄瓜挂满枝头,西红柿硕果累累,种植户陈三宝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
“我种了四年西红柿,今年的品种口感好,供不应求,15个商铺抢着要,大家都当水果吃!”尝到甜头的陈三宝计划再扩种一棚,扩大经营规模。
平襄镇旧店子村目前有280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拥有日光温室30座、塑钢大棚600座。2025年,该村将依托川河经济带建设项目,新增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扩大露天蔬菜种植至1000亩,形成“合作社引领+农户自种”的规模化发展格局。
“我们鼓励老百姓多种菜、种好菜,通过设施农业拓宽增收渠道。”平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忠表示,通过四季供应市场的错季蔬菜,农户年均增收可达数万元。
全链升级推动“菜篮子”变身“钱袋子”
设施农业不仅是“菜篮子”工程,更是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工程。
从育苗到餐桌,通渭县聚焦全县“6543”发展思路,正以设施农业全链条升级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型。
据了解,通渭县以重点乡镇为支点,构建“育苗—种植—加工—物流”一体化产业体系。随着冷链仓储、深加工项目的落地,通渭蔬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逐步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高原夏菜供应基地。
与此同时,通渭县正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冻干蔬菜、预制菜等产品,推动“北菜南运”供应链建设,让高原夏菜走向全国市场。
实践表明,设施农业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和全链融合,正打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从日光温室到冷链物流,从订单农业到深加工产品,一幅“设施兴、产业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7日【强信心 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政府的支持是我们做好企业的最大动力”——东乡县五家乡设施农业高原夏菜示范基地生产见闻
- 2025年05月16日武威凉州 设施农业成农民增收主导产业
- 2025年04月28日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速度效益双“提速”
- 2025年04月21日【图片新闻】临泽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