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探索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新模式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兰州市以林业碳汇开发为突破口,推进碳汇林建设,聚焦“强基固碳、智慧管碳、专业易碳、产业用碳、金融助碳、全民惠碳”六个方面,探索出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为全省林草碳汇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出台相关政策,在全省率先创新构建了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1+3”制度体系。制定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开发碳汇量计算标准,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库管理办法和计量监测制度,实现项目储备、开发、交易的闭环管理,为碳汇项目规范化运作提供坚实保障。
为摸清生态“碳家底”,兰州市依托“校地合作”模式,联合兰州大学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查评估,构建数据监测和指标核算体系。大力推进“三北”工程六期建设,规划实施476.1万亩生态修复,目前已完成61.91万亩,储备项目370.57万亩。预计2025年森林植被固碳量将达90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储备可交易碳汇量超29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增强碳汇储备。
在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兰州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制,有序推进72万亩既有造林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并谋划新造林碳汇项目,力求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票开发交易,首笔3135亩(碳汇量2万吨)林业碳票签发即将落地。
为构建全民参与的低碳行动格局,兰州市通过在兴隆山、连城等地设立碳汇科普基地,年均开展主题活动30余场次,组建县乡队伍普及碳汇知识,创新“碳汇+义务植树”模式,引导公众通过8种尽责形式参与生态建设,实现义务植树在线登记、线下履约、碳汇转化的闭环管理。目前,兰州市从政策创新到项目落地、从生态增汇到价值转化,以林业碳汇为支点,撬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3日助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甘肃首张林业碳票在兰诞生
- 2025年04月15日兰州市开展春季林业有害生物检疫
- 2025年03月05日甘肃省出台指导意见 推进林权抵押贷款 破解林业融资难题
- 2025年02月16日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