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刘再聪:不断丰富伏羲文化内涵

 2025/06/22/ 02:58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吴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伏羲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甘肃省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再聪说,“有关伏羲的传世资料、文化遗存、考古发现等构成了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同时也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甘肃省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再聪。(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保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和使命。”刘再聪说。

刘再聪表示,保留至今有关伏羲古史传说的文化遗产很多,其中天水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伏羲文化特色内涵展示的典型载体,在研究伏羲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伏羲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伏羲伟大功绩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中华民族对人文始祖发自内心的崇敬。”刘再聪说,“伏羲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象征,这一时期的特征在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出土器物上都有所体现。我们可以以时代特征为切入点,结合考古学研究成果,推出更多新的理论成果,让伏羲文化研究更上一层楼、让伏羲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刘再聪告诉记者,结合目前考古出土资料及研究成果,专家们将进一步研究文献及各地宗庙中“伏羲”形象的意义、将甘肃彩陶上具有等分性质的图案符号研究与伏羲女娲手持规矩的意义探索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从“智慧和创造”的角度讲好伏羲故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