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夏河:“法治+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5/07/02/ 08: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蔡文正

夏河:“法治+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我在镇上一家宾馆打工,也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老板拖欠工资,请问我该怎么维权?”去年9月,夏河县拉卜楞镇塔哇社区村民才让吉到拉卜楞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求助。工作人员了解其诉求后,向其耐心解读了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并主动联系宾馆经营者进行释法说理。没过几天,才让吉就拿到了工资。

  在拉卜楞镇,群众遇到法律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公共法律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整合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公共法律服务团队,可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专业法律服务。”拉卜楞司法所所长索南当知步说。

  在夏河,温馨的法治工作与和谐的党群关系成为当地社会基层治理的“破题之选”。

  党群联动筑牢基层治理“法治基石”

  前不久,夏河县阿木去乎镇扎代村网格员西合道杰在走访时,了解到一户村民提出想要更换宅基地的诉求后,主动帮助其写好申请书,随后上报相关部门,成功帮其解决了诉求。

  据了解,阿木去乎镇的网格员定期走访入户,了解群众诉求,收集社情民意,开展普法宣传。目前,全镇共划分13个基层网格管理片区,配备网格员13名。

  此外,阿木去乎镇还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把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作为普法重点,组织全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学法考试,10名执法人员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取得了资格证。

  深耕“主动警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充满“泥土味”的法治宣讲、“走亲串门”式的入户走访……在夏河县,一场场普法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项项为民服务举措拉近了警民距离。

  今年3月,夏河县公安局阿木去乎分局警务区民警吉昂加科在入户走访时发现,黑力宁巴村一牧民身份证过期,由于腿脚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去办理。第二天,吉昂加科联系户籍民警到该牧民家中办理了身份证。

  群众在哪里,警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阿木去乎分局主动靠前做实基层基础警务,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月20日,阿木去乎分局阿木去乎派出所接到青安昂村村干部求助:一施工队将村民草场压坏,村民要到施工队讨说法。

  派出所民警立即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及时安抚村民情绪,了解具体情况。随后,通过民警的释理说法,施工队承诺不再经过村民草场,村民也表示谅解,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今年以来,阿木去乎分局以走访调查、警民恳谈等多种形式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开展排摸,多渠道、多触角收集线索,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实现“事后调”向“事前防”转变。同时,民警通过电话回访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事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症结”已解,“心结”已消。

  以法治力量擦亮生态底色

  去年6月,夏河县检察院与青海省同仁市检察院联合巡河时发现,夏河县甘加镇甘青交界处的切龙河河道内有被丢弃的死因不明的牛羊尸体。

  为阻断牲畜疫病传播的风险,夏河县检察院及时立案调查,并向夏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尽快对死因不明动物尸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夏河县农科局立即组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会同青海省同仁市农业农村局、瓜什则镇和甘加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10余名相关工作人员,赴甘青交界处切龙河道内及时开展无害化处理监管执法工作,对死因不明动物尸体进行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理,对河道内污染场地进行了全覆盖消毒。

  同时,督促辖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履行好病死动物和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全面掌握辖区内畜禽养殖、屠宰、经营、运输等从业者信息,逐场逐户落实监管责任人员,建立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台账,对发现随意丢弃、收购、贩卖或者加工病死动物违法行为,及时收集违法线索上报进行立案查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