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山海携手奏响产业升级“奋进曲”——平凉市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04/ 15:57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丁小凤

山海携手奏响产业升级“奋进曲”

——我市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平凉日报记者 丁小凤

  盛夏时节,穿行在平凉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设施蔬菜郁郁葱葱,平凉红牛体格健硕毛色光亮,苹果树硕果累累压弯枝头,园区内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是天津市与平凉市东西部协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自2017年天津市与平凉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广泛开展了深层次、多领域的协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东西部协作步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阶段,产业协作走深走实,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交往交流不断深化。

  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优势,平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提质增效,平凉红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静宁苹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设施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制定印发了《平凉市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实施方案》《平凉市2025年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任务清单》、样板区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牛果菜薯药”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方案、泾汭河川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等指导性文件,推动重点工作走深走实。全面落实平凉红牛、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6年)和若干政策措施,为产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

  来到庄浪县朱店镇吴沟村,套着纸袋的苹果挂满枝头,蜿蜒的硬化村道串起座座采摘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村民吴利斌站在自家果园旁,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一到节假日,咱们村就热闹得很,单日游客量能破万!”他指着远处的农家乐和采摘园介绍,这些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更让他自豪的是村容村貌的巨变。

  在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下,吴沟村培育出集垂钓、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农家乐产业链,让小山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东西部协作重在增强“造血”功能,产业是最有力的支撑。天津市各协作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东西部协作工作的最大结合点,聚焦四项行动,紧盯“牛果菜薯药”特色产业,加大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的帮扶力度,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新途径,全力促进平凉市各受援县(区)提高内生发展动力。

  数据显示,天津市已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7.8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97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转变,提高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注入了新动能。共建集“苗木培育、种养结合、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7个,集“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三产融合”为一体的工业产业园区1个。有效助推全市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牛饲养量105.76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0亿元;苹果产量达到2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42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4.43万亩,蔬菜产量达到87.8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6.79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84万亩,产量10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6.11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8.76万亩,产量3.7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6.21亿元,2024年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80亿元。

  同时,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兰洽会”“津陇共振兴”等商业洽谈活动,引导东部地区疏解产业有序向受援县(区)梯度转移,支持在集群区内实施一批符合受援县(区)消费升级需求和绿色发展要求、对延链补链强链起关键性作用的优质协作项目。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资源,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共126家,到位投资金额21.93亿元。鼓励协作双方龙头企业、合作社牵头,对受援县(区)特色产业开展全域整合、全链打造,密切产业链上各方主体协作合作。

  六月盛夏,走进大寨乡畜牧产业园,“哞哞……”牛叫声此起彼伏,响彻山间。负责人吴春刚往返于各养殖棚间,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喂养红牛。

  “自河西区与崆峒区对口帮扶以来,周围的变化很大。乡上利用200万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修建了500头养殖小区,我主动承担养殖小区的运营管理,牛棚都是自动化控温、出水、上料,养殖规模相较之前翻了近十倍。”吴春刚介绍。

  壮大特色产业,东西协作让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两地积极推进“甘味”农产品平凉展销中心建设,加快重点区域品牌门店布设,平凉红牛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直营店60余家,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新开“平凉红牛”旗舰店、专卖店8家。静宁苹果在全国设立直销店近百家、农超专柜200多家,成功入驻大湾区禹佳精选电商平台,静宁红六福苹果打入美国市场。加强与天津协作区相关部门对接沟通,持续开展农特产品进协作区机关、进企业、进高校、进医院、进社区活动,定向签定采购合同,建立直接销售渠道,实现农特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零距离”。助力培育提升“云尚北塬、旭康牛肉、灵台甲鱼、庄薯3号、静宁苹果”等3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与武清区共同推动创建“津甘东西部协作(武清·平凉)名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引进津武青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事平凉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及平凉特色小吃餐饮服务等业务,全力助推我市农特产品销售。通过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全市消费帮扶金额以17%的增幅逐年增加,累计完成消费帮扶金额29.86亿元。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聚焦农特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成果转化应用。

  依托东西部科技协作机制,着力构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平台,成立了天津农科院平凉分院和红牛、蔬菜工作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创新中心与天津农科院共建红牛胚胎实验室,运用胚胎移植、高效繁育等技术,提高平凉红牛种群扩繁数量,在平凉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具备年产千万株优良蔬菜种苗能力的繁育基地,补齐平凉红牛和蔬菜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稳步推进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抓点示范技术服务大行动,集成推广现代种养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全力建成一批百亩核心攻关田、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带。还要进一步推动发展创新,持续推广科技小院、田间课堂等模式,鼓励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服务“三农”。

  山海不为远,携手向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上,津陇协作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协作两地将继续立足平凉所需、天津所能,搭建合作新平台、打造开放新窗口,进一步发挥两地协作优势,引项目、促消费、送技术,不断拓展延伸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扎实做好产业合作、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助推平凉经济高质量发展,齐奏新时代东西部协作新乐章。”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