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看发展】
敦煌市:暑期旅游持续升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暑期来临,敦煌旅游持续升温,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参观莫高窟,游览鸣沙山月牙泉,参与研学、观看演艺。敦煌文旅行业积极备战客流高峰,以“旅游+”模式激活消费热点,用优质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大漠乘驼项目最受青睐。乘骑区人头攒动,游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等待、取号、体验。区域内改造升级的休闲座椅、降温喷雾、自助售票机、驼道围栏、萌驼商店等,从科技创新到硬件完善,从流程优化到服务升级,一系列举措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
“比起几年前来玩的时候,骑骆驼可以线上预约了,排队的时间短了,新增的凉棚、加湿器也很贴心。”河南游客陈珈丽说。
今年年初,景区投入约600万元对大漠乘驼项目进行了提升改造,硬件上优化乘骑、等候、售票区;软件方面实现线上预约、云排队和AI拍照;安全措施上增设护栏、照明、监控等设施,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
自高考、中考结束后,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明显增加,亲子家庭游、毕业游、研学游升温。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晓庆介绍,景区为了迎接暑假旅游旺季的到来,增加了卫生间、休息座椅、灯光亮化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样,敦煌阳关、玉门关旅游区游客量也在逐渐攀升,青年学子热衷在此参与研学,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千人次。
“今年,我们不仅在旅游基础设施上做了更加人性化的改造升级,还推出了更多沉浸式体验,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说。
在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上,敦煌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宾馆酒店、民宿、农家乐、户外露营等多种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目前全市862家旅游住宿单位提供3.29万间客房、7.8万余张床位,已形成涵盖宾馆酒店、旅行社、研学基地、旅拍等17类超5000家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文旅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敦煌接待国内外游客769.44万人次,同比增长21.72%;旅游花费70.83亿元,同比增长37.69%,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07日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甘肃3条线路上榜
- 2025年07月06日大敦煌文化旅游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2025年07月04日【图片新闻】康县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成为游客青睐的避暑胜地
- 2025年07月04日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甘肃3条线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