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从“单打独斗”到“联村共赢”——灵台县强村带弱村破解增收难题

 2025/07/09/ 19:0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新开乡蔬菜共富产业园辣椒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朱强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盛夏时节,走进灵台县新开乡寺沟村蔬菜共富产业园,中拱棚整齐排列,棚内的螺丝椒挂满枝头,甜瓜飘香。

  “技术服务队每天进棚,从育苗到采摘,全程服务!”寺沟村党支部书记杜文科说,“今年我们村种了36棚螺丝椒、20棚茄子、22棚甜瓜、2棚黄瓜和西红柿,还种了14棚日光温室西瓜。”

  为何叫“共富产业园”?“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村的产业,我们还把54座中拱棚租给华掌、梁家庄、冯家山三个‘兄弟村’,帮助他们一起增收。”杜文科解释道。

  “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比较薄弱,今年租了18个棚,每个棚租金900元,年底预计增收7万元。”冯家山村党支部书记马莉霞拿着租赁合同,信心满满地说,“明年再种植黄瓜、辣椒、茄子、西瓜等蔬菜,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路。”

  今年以来,新开乡探索“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的新路子,依托寺沟村成熟的设施蔬菜基地,引入周边集体经济薄弱的华掌、梁家庄、冯家山三村,合力建设蔬菜共富产业园。

  “我们按照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思路,以‘支部联建+共富产业园+联农带农’的模式,帮助邻村找到投入少、见效快的增收渠道,初步形成了村集体共赢的良好局面。”新开乡副乡长郭磊介绍。

  如今,满载新鲜蔬果的货车每天从产业园驶出,螺丝椒、甜瓜不仅供应本地超市,还卖到了周边市县。

  产业园还惠及农户。最近,70岁的吴拴省每天在菜棚里忙碌着:“我年龄大了,不能外出打工。菜棚有活就过来干,干了半年多,挣了5000多元,我很满意!”

  像老吴这样在家门口挣钱的村民不在少数。

  谈及下一步打算,郭磊思路清晰:“要让‘抱团种菜’的路子越走越宽,重点做好三件事,带着乡亲们试种、筛选更受欢迎的品种;主动联系超市、食堂签订单,搭起电商平台网上卖菜;理顺从地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少损耗、多赚钱。”

  “说到底,就是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郭磊笑道。

群众在蔬菜共富产业园分拣茄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朱强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