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武山:“四维”发力推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2025/07/11/ 08:39 来源:天水日报 作者:李缠武

武山:“四维”发力推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每日甘肃网7月11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通过纵向贯通、横向抱团、向内挖潜、向外拓源“四维”发力,推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纵向贯通,激发增收动力。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书记项目”的重要内容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严落实县乡领导包抓、乡镇党委主导、村党组织落实“三级”责任体系,178名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包抓95个项目村、低收入村,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县、乡、村集体经济年度发展计划,因地制宜设置目标任务,明确发展路径、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做到增收有思路、发展有路径;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先后实施特色产业培育项目38个、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119个、红色美丽村庄项目1个,持续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横向抱团,凝聚增收合力。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育、发展共赢”的思路,推动产业相同、区域相邻、资源相近的村连片发展,采取“1+N”模式组建联合党委,组建大南河流域蔬菜、四门食醋、山丹渭河果蔬等8个产业联盟党委,覆盖92个村党支部、120余家合作社和企业,推动党建链联合、产业链贯通、服务链拓展、人才链聚合,推动村党组织发展由“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按照“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一路径”思路,推行“产销联盟+村党支部+合作社”运行模式,整合各类资金2600多万元,“打捆”实施联村抱团项目80多个,建立特色农产品“产、贮、销”一体化产业链,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集群。

  向内挖潜,提升增收能力。将集体经济嵌入县域优势产业,依托蔬菜全产业链条优势,建立6个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带动村集体种植的蒜苗、韭菜、莴笋、架豆等蔬菜1.2万亩,发展育苗、储存、冷藏、加工、销售为主的经营实体22个,组织80多个村集体与陇浆源、青露果蔬等7家重点蔬菜企业和11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500多万元,推动产业从“低端单一”向“高端融合”;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评选“武山十品”“武山十鲜”等50个特色地域品牌,注册“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4个,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达32个,洛门蔬菜、四门食醋、周庄西瓜等一批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金字招牌”。

  向外拓源,强化增收推力。突出市场导向,积极向外拓展销路,搭建“县域电商中心+镇域集散中心+村级合作社”三级销售矩阵,通过现场推介、电商直播、产销对接等多种模式拓市场、打销路,构建“一种产业一张网”的立体销售渠道;实施“雁归返乡”工程,推选“能人”当家,回引355名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回村任职,带头成立农民合作社46家、创办村级公司24家、成立经营实体80多个,带动50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致富增收,形成“人才返乡—技术赋能—产业孵化”良性循环,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李缠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