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麻香里的幸福生活
陇南日报通讯员 石晨 李剑超
七月的武都,空气里最先苏醒的是花椒的味道。在各乡镇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花椒红得发亮;在刚刚落成的甘肃花椒交易市场里,红浪如潮,交易声此起彼伏;在灯火通明的现代化车间,一瓶瓶花椒油正把最鲜的麻香锁进时光。
一片椒林 一幅共富景
在汉林镇杜家湾村的坡地上,一簇簇“大红袍”缀满枝头,红绸似的压弯了枝条。椒农唐芳娟戴着草帽穿梭在花椒林中,指尖一掐,花椒稳稳落入筐中。
唐芳娟笑着说:“今儿天气好,我叫上亲戚朋友帮我摘花椒。经过自己的精心管理,今年的花椒产量增加了,这4亩地估计能摘600多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能收入3万元左右。”
唐芳娟的底气,来自于武都区稳定的100万亩花椒种植面积的家底——全区已建成万亩花椒基地8个、千亩花椒示范基地108个,花椒种植覆盖全区37个乡镇(街道)650个村。面积、产量、产值、品质和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5个全国第一,“中国花椒之乡”成色更足。
为了让椒农“只操心天气、不操心市场”,全区各大合作社提前与四川、重庆等地火锅龙头企业签订保底订单,同时积极对接运输,真正让鲜花椒“摘下树就进车间”。
武都区李学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学德说:“近年来,我们合作社与定点企业共同协商,为汉林镇万亩花椒基地所有椒农提供鲜花椒定点收购服务,当天收、当天付、当天运走,保证鲜花椒新鲜度。目前我们合作社共收购鲜花椒5吨左右。”
傍晚6点,最后一筐花椒扫码上车,唐芳娟的手机“叮”的一声——到账提示音伴着椒香,一天的辛劳瞬间有了回报。此刻,武都的山山峁峁间,还有上千辆运输车一起启动,把这片椒林的“共富红”送往全国餐桌。
一个市场 一张新名片
夜色未退,挂着“甘K”“陕A”“川H”牌照的大货车已在甘肃花椒交易市场门口排起长龙。市场内,一排排摊位整齐划一,椒农们将自家采摘的花椒精心摆放,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马街镇大李家村的“花椒姑娘”李娜一边忙着整理自家花椒,一边通过直播讲述着自己在新市场上的体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我们卖花椒,都是摆在马路边上,风吹日晒还不安全,价格也谈不上去。现在有了这个新市场,交通方便、人流量大,花椒能卖上好价钱,心里也高兴。”李娜说。
相邻通道里,采购商们脚步匆匆,低声议价;指尖捻椒、侧目比色,一笔笔订单在麻香中悄然落定。
武都区宸祥合作社负责人李老二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收花椒都是在农户家里,东奔西跑,劳累不说效率还低。今年的这个新市场把所有的椒农都集中在一起,我觉得非常好,光是今天我们就收了2000多斤花椒。”
作为大红袍花椒产地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花椒专业集散中心,甘肃花椒交易市场重新定义了花椒的流通方式。
在这里,现货交易、冷链仓储、智慧物流、品牌展示、检测认证五大板块一体运转,椒农从“路边摊”一步跨入“数字化柜台”,客商从“多头找货”变为“一站式购齐”。市场让花椒跑得更快、卖得更远、价格更透明,也把武都的麻香稳稳送进了产业共富的快车道。
一树花椒 一条产业链
晚上11点,陇南花椒现代产业园灯火通明。运输花椒的货车沿着主干道缓缓排成一条长龙,车灯闪烁,清亮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与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传送带的低吟交织成一首亢奋的“七月花椒不眠夜”序曲。
卸料平台上,鲜红的花椒粒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椒香裹着山风与夜色扑面而来。质检员早已就位,随机抓一把花椒,轻轻一捻,果皮迸裂,清冽的麻香瞬间炸裂。
“唰……”第一辆货车尾板稳稳落下,花椒像瀑布一样倾泻进不锈钢料斗。枝叶、碎屑被气流精准剥离,鲜榨生产线也已预热完毕。从这一刻起,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为单位的刻度——所有当日收购的鲜花椒,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鲜榨—三相分离—低温过滤—氮气灌装”四道关口,才能锁住“第一口麻香”。
陇南花椒现代产业园生产总监闵锐说:“七月开始进入了武都花椒的采摘季,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今天,第一批鲜花椒开始进场榨油,由于鲜花椒的挥发性芳香油在常温下6小时就开始衰减,所以我们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压榨、过滤等工序。目前车间已收购鲜花椒8吨左右,预计能产油15吨。我们的工人两班倒,机器不停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顶级的麻香锁进瓶子。”
凌晨2点,第一瓶澄亮的花椒油贴好标签,那是“麻香”被彻底锁定的瞬间。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麻香飘千里,幸福到家门。
在花椒的麻香里,能看见产业兴旺的笑脸,也能听见乡村振兴的足音。从北魏贡品到乡村振兴“金果子”,武都花椒用千年不变的浓郁麻味,写就了新时代山乡的幸福答案,托起了武都人红红火火的日子。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25日陇南市武都区:兜牢民生底线 提升保障水平
- 2024年11月20日陇南市武都区佛崖镇:村美 业兴 民富
- 2024年11月01日陇南市武都姚寨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2024年10月24日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巧用民事直说 打通“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