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课堂,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办学条件改善的背后,是碌曲县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健康发展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期间,碌曲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结合全州教育“1234678”工作任务和全县教育“13579”发展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聚力打造教育事业发展高地,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书写了一份亮眼的教育答卷。

党建引领: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十四五”期间,碌曲县教育局将党建工作作为教育发展的“红色引擎”,构建起“党建+思政+业务”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程,藏族小学“争做五心党员”、尕海中心小学“红烛先锋”等党建品牌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标杆。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教育系统举办党建观摩推进会4场,发展党员30余名,形成了“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新推出“1+4”思政教育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县藏族中学“红桥班”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典范,通过天津援甘教师与本地教师协同教学,打造出跨区域思政教育共同体。创建州级思政课标杆校2所、省级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1所,州级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3所;县教育局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使命,积极组织开展书画展、中小学足球比赛、连续七届主题素质教育文艺表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全县师生的热情参与,成为深化民族团结、凝聚民族情感的生动实践,也让红色基因、民族认同在高原学子心中深深扎根。
语通心连:推广通用语言碌曲实践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十四五”期间碌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局以 “教材改革”“教师转型”“课堂改革” 为三大抓手,构建起“培训+实践+评价”的全链条推进机制。2022 年秋季学期起,全县中小学全面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累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州县级培训5600余人次,招聘特岗教师92名,教师普通话达标率提升至92%。
在实践中,碌曲推出“童语同音”计划,培训幼儿教师120余人,完成各幼儿园幼儿普通话水平监测。每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和推普周活动,发放推普海报和宣传资料5000余份,部分经典诵读作品获得省、州级比赛的一、二等奖,并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州展出。
筑基提质: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碌曲教育人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期间,全县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校协同” 的控辍保学机制,通过“一生一案”动态监测、“县乡村校” 四级联动,2021年至2025年先后劝返复学学生489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8%,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2021年至2025年,教育局寒暑假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参与家访的教师4000余人次,累计家访学生8000余人次,建立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档案180余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家访文化。
在质量提升方面,碌曲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引入“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累计开展“千校万师”赛课活动3届,评选优秀课例200余节,录制精品课 100余节。2021-2024年,高考报名1460人,录取966人,录取率一直保持在86%以上,其中新高考2024年首考中,碌曲考生本科录取率达 62.62%,5名民语类考生被“985”“211”高校录取,创造了高考新纪录。同时,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成效显著,全县幼儿园增至33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42%,省级一类幼儿园实现“零”的突破。
强师赋能:打造高原教育中坚力量

教师队伍建设是碌曲教育突围的关键抓手。“十四五” 期间,积极实施“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与加大“县管校聘”力度,通过东西部协作、“三区支教” 等渠道,累计引进天津、张掖等地优秀支教教师200余名,选派80余名骨干教师赴发达地区研修。全县专任教师从 2020年的920人增至976人,其中省州县骨干教师达160人,形成了“引进来传帮带、走出去学经验”的良性循环。
建立起“待遇保障+专业发展+荣誉激励”的三维体系,严格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累计发放资金500余万元;设立教育协会基金,每年拿出60余万元表彰优秀教师;推行教师学科末位淘汰制与职称评审倾斜政策,73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178名教师晋升一级教师;荣获州级奖励100余人,县级320余人,积极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固本拓新:书写教育现代化高原答卷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教育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校园建设项目30余个,新建、改扩建校舍5万余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百兆宽带接入率、智慧黑板覆盖率均达100%,建成 STEAM 创客教室7间、录播教室14间,实现了从 “黑板粉笔”到“智慧课堂”的跨越。2024年启动的教育系统城域网项目,构建起“县域核心—乡镇节点— 学校终端”三级网络架构,彻底解决了高原牧区学校网络延迟问题,为“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奠定基础。
在教育惠民方面,碌曲构建起“全覆盖、精准化”的资助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100余万元,受益学生达1.7万人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现“应贷尽贷”,累计为1500 余名学生办理贷款1200余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县农牧村所有学校,共拨付资金2190余万元,让牧区孩子吃上“暖心餐”。
守正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

碌曲教育始终坚持“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的发展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将碌曲牦牛、藏羊等地理标志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开发《高原生态》《藏族传统工艺》等特色教材10余套。2024年,全县举办首届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发明大赛,师生共创作品70余件,碌曲益西达吉科技有限公司“藏文信息处理系统”获省级科技专项资助,实现了民族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实践。24名科技特派员深入24个农牧村,开展青稞种植、牦牛养殖等技术培训200余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教育局联合县科协组建科普志愿队伍,举办“科技创造?畅想未来”创客培训等活动 20 余场,让高原孩子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十四五”的碌曲教育,是一部高原教育工作者用情怀与智慧书写的奋斗史。从牧村小学的炉火到智慧教室的屏幕,从马背家访到网络教研,碌曲教育在雪域高原上筑起了一座座知识的灯塔。展望未来,碌曲教育将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初心,让每一个高原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教育之花在碌曲草原绽放得更加绚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5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公安专科招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安排
- 2025年07月17日兰州市各中小学持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 2025年07月16日教育部甘肃高等研究院校企对接会在兰召开
- 2025年07月16日怎样过一个快乐暑假?兰州市教育局提醒:让孩子找到热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