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廊道织绿 方寸生金——文县范坝镇提升人居环境特写

 2025/07/31/ 08: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刘玉玺

廊道织绿 方寸生金

——文县范坝镇提升人居环境特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刘玉玺

  炎炎夏日,文县“让水河百里风情线”生态廊道如翠色丝带,串联起一座座美丽村庄。位于生态廊道上的范坝镇关子村,完成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

  一大早,关子村村民马国峰推开院门,提着水壶浇灌门前盛放的百日草。紫薇树在晨风中轻摆,几位老人坐在新修石凳上闲话家常:“去年杂草丛生的闲置角落,现在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

  “以前,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是范坝镇许多村庄共同的痛点。”范坝镇关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昌猛说,“祖祖辈辈都这样”的陈旧观念更是阻碍改变的藩篱。

  去年以来,范坝镇凭借位于“让水河百里风情线”生态廊道上的地域优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沿线各个村庄在“方寸之地”绣出乡村新貌。

  范坝镇党委书记蔡斌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以生态廊道为骨架,点线结合,串珠成链,改变乡村面貌,擦亮生态底色。”

  “思路”转化为“行动”,范坝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聚焦村庄主干道及村内空闲地栽植紫薇等观赏树木,播种百日草。

  为防止人居环境千村一面,范坝镇还鼓励各村用竹篱、石磨、瓦罐等乡土材料,在转角处、空隙地打造特色微景观。“干部们带头干,汗流浃背,我们也坐不住,都愿意为美化家园出份力。”严家村村民纷纷支持参与。

  “种树容易养树难,苗木种下去只是第一步,关键要让它们活下来、长得好。”蔡斌说。

  范坝镇科学应对,避开高温时段,早晚组织浇灌,确保水分渗透,而且明确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护林员和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分片包干。同时,全镇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制定管护标准,确保栽种一棵,成活一棵。

  “建设廊道期间,大家起早贪黑,没人抱怨。看着树苗一天天挺直枝干、叶子舒展,打心底里踏实。”范坝镇护林员曾国兴感慨道。

  今年以来,一场覆盖微花园、微景观、微果园、微菜园的“四微”建设行动在范坝镇展开。

  “美”延伸至各村房前屋后,党员干部引导村民种花草果树,打造“推窗见绿、开门入园、移步赏景”的个性化庭院。截至目前,范坝镇已打造“四微”示范村8个,建成微花园1200余处,微景观节点50余个,微果园、微菜园覆盖全镇22个行政村。

  “镇里鼓励我们用家门口空地种花种果,还教我们搭配和种植技巧。”范坝镇渭沟村村民田海燕打理着庭院微花园,满脸笑容。

  可喜的是,“方寸之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闲置地”变成了“聚宝盆”。截至目前,带动范坝镇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在‘四微’建设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村庄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幸福感提升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劲头也更足了。”范坝镇镇长屈强说。

  而今,漫步范坝镇,“微花园”里百花争艳,“微果园”里果实飘香,村文化广场上老人闲聊、孩子嬉戏。方寸之间,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锦绣画卷已然铺展开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