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李萍
“今年种的甘啤8号,亩产有望突破600公斤!”近日,金昌市永昌县种植大户张琰忠漾着笑意,向前来指导工作的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报告了这个喜讯。
当前,正值大麦灌浆关键期。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联合山丹县、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深入永昌县东寨镇的大麦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为种植大户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专业技术人员的到来,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张琰忠说,等过一段时间大麦收获后,他还计划复种饲料大麦。通过“夏收粮、秋收草”的一年两收模式,每亩可额外增收800至1000元。
甘肃省主栽啤酒大麦品种为甘啤8号,辅以甘啤7号和甘垦啤7号。其中,甘啤8号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酿造品质达到或超过国家优级标准,深受麦芽厂和啤酒厂青睐。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种子扩繁与生产技术岗位科学家、甘肃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包奇军介绍,“从茬口选择、整地播种到种子包衣、肥水配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每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都是提升啤麦品质的关键。”

“近期是高海拔地区大麦灌浆的‘攻坚期’,需要重点防范干热风、大麦早衰、倒伏等问题。”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科学家、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汪军成说,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大麦后期大面积倒伏问题。
据了解,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应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微垄沟播、轮作倒茬、后茬复种、“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技术,将起垄、滴灌带铺设、播种协作同步一体,实现等行、等距、多幅、精量播种、种肥同播、智能自动一体化机械作业,达到节水、节肥、节种、省工、增产目的。
“永昌县东寨镇的大麦自2023年采用该技术后,亩产从之前的500公斤增长到了550公斤以上,节水率超45%,真正实现了‘节水’与‘增粮’双重突破。”汪军成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4日成县抛沙镇:田间“微管理” 保障大收成
- 2025年06月03日古浪:田间管护忙 夏粮丰收有保障
- 2025年05月23日【图片新闻】酒泉市肃州区农民在田间劳作
- 2025年04月17日庆阳市西峰区 办田间课堂 育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