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以实绩实效回应群众关切
——白银市社会监督意见办理侧记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白银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通过贯通联动、持续攻坚、重点突破,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民生难题得到有效化解,以实绩实效回应群众关切、提升民生福祉。
贯通联动:合力解决“心头事”
“真没想到,拖了3年的养老保险金,一个月就到账了!”白银市下岗职工王女士看着手机上的到账短信,激动之情难掩。
今年4月,白银市“三抓三促”办接到群众反映某企业违规收取减免的养老保险金问题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周调度、专人督办等方式,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涉及821人的419.4万元养老保险金全部清退到位。
这是白银市部门联动,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白银市创新工作机制,将“三抓三促”行动社会监督意见办理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有机融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民生问题解决网络。
白银市委主要负责人带头示范,市委常委和副市长每月从白银“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督办3件分管领域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领办包抓分管领域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具体项目,加强调度、跟进督促、推动解决,今年以来督办问题22条。
同时,白银市“三抓三促”办建立问题办理“回头看”机制,定期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问题中筛选重复反映、办理质效不高的工单,跟进延伸,在督促办理的同时,深挖背后是否存在责任作风问题,推动“12345”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今年已督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200个,办理实事198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征地拆迁、行路吃水等难心事、烦心事。
持续攻坚:加力啃下“硬骨头”
今年,尽管天气持续干旱,但靖远县的瓜农们却不担心西瓜地能否“喝到”及时水。
去年夏天,靖远县高湾乡群众反映农业用水短缺,西瓜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调查发现,该灌区砂田西瓜产业已发展至30余万亩,远超提灌工程初始设计供水能力3.8万亩,供水矛盾突出,制约产业发展。
对此,白银将该问题纳入跟踪督办台账,连续2年推动市县水务部门科学规划建设分布式调蓄系统,通过“大池联小池、明渠接暗管”等方式,在灌区建成13座总库容为48.6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覆盖7个村砂田西瓜拉水补灌,形成“分段供水、错峰蓄水”的供水网络。
在之后的旱情中,这套系统如同田间水银行,为百余户瓜农守住产业生命线。
在清欠工作中,清欠企业一度存在账款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为此,白银建立清欠台账,逐条逐笔过筛督办,推动各级各部门清欠企业账款2.3亿元,达成还款协议26份,一步一步推进清欠工作,有效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白银以啃下“硬骨头”的作风,有力有效化解一个个疑难杂症,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重点突破:全力化解“老大难”
“十年了,终于拿到‘红本本’!”华能景泰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捧着不动产权证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该公司因历史原因,铁路、进厂道路、厂区三宗土地一直无法完成确权登记,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白银市督促景泰县将该问题纳入“牵头挂帅促落实”清单,景泰县政府组织县发改、财政、司法、审计、工信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仅用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确权登记工作,妥善化解了遗留十余年的问题。
据统计,“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白银市累计梳理涉及回迁安置、商品房入住、办证难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26件,已妥善化解12件,年内可化解7件,5件已制定具体化解方案,稳步推进。
从“一纸难求”到“红本到手”,从“悬而未决”到“尘埃落定”,一本本产权证托起了百姓的安居梦,一项项惠企政策激活了发展的新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6日徽县:强化监督 解决农民工“忧薪事”
- 2025年03月31日“三督一评”聚合力 民生实事加速跑 兰州市创新监督机制推进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 2025年02月07日漳县:暖心监督守护“舌尖上的养老”
- 2024年08月12日积石山: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让安置房成为“安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