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科技赋能好种子勇闯大市场

张掖日报记者 王晶晶 殷 旭
盛夏时节,高台县合黎镇的万亩制种玉米基地绿意盎然。一行行整齐排列、长势喜人的玉米田间,技术人员正熟练地进行套袋、授粉,仔细记录着每个试验品种的生长数据。
一粒种子,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高台县以科技为翼、产业为基,在玉米制种领域深耕细作,不仅擦亮了“国家级基地”的金字招牌,更在种业振兴的关键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从完善产业链到勇拓新市场,“高台芯片”的破茧之路,正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该县各大制种企业深知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的试验田,正是这场“育种战”的前线。“我们当前的核心任务就是玉米新品种的改良选育,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提升适合西北地区品种的产量。”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作腾在田间边操作边介绍。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这几年,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起以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研发中心为平台,以甘肃、海南等综合试验站为科研基地的商业化育种科研体系和模式,每年投入科研经费300万元以上。今年,企业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玉米种质资源室,有效推动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高标准温湿度的控制,有效延长了种子的生命力保存期;全新的软件管理系统则实现了种质资源来源、特性、位置等信息的高效精准管理,价值无可替代。”公司总经理杨万忠如数家珍,“这个资源库让沉睡的种质‘活’了起来。通过整合丰富的资源,我们能更好地融合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等现代手段,并与科研院校、育种同仁实现资源共享,加速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成果,正让“高台芯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近期,隆丰祥种业成功获得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成为高台县首家具备海外种子市场“通行证”的企业,这标志着高台种业正式扬帆出海。
“我们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盯中亚等目标市场的独特气候和需求,加速选育适应性强、产量更高的优质新品种。”杨万忠充满信心地描绘着蓝图,“目标是将我们自主研发、适合当地的品种推向海外。未来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考虑将海外种植的成熟产品调回国内,实现‘借船出海、借机下蛋’的双赢局面。”
高台县于2013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首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玉米制种面积连续10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均产值4亿元以上,占种植业增加值的13.3%。目前,全县共有玉米制种企业8家,玉米种子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9.2万吨以上,设计年加工成品种子13.6万吨,建成果穗烘干线7条、籽粒烘干线8条、小包装生产线12条、果穗剥皮线6条,玉米种子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种子产业已成为高台县产业化程度最高、种植面积最大的“订单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县制种玉米面积达10.65万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30日总产值1.8亿元 高台西甜瓜成农民“致富金果”
- 2025年07月28日高台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纪实
- 2025年07月26日1507份特色西甜瓜珍稀种质资源亮相高台
- 2025年07月24日【图片新闻】高台:蜜瓜俏销北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