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陇南武都特大高架桥下,却涌动着一股比天气更炽热的学习激情。一架无人机轻盈腾空,在小焦沉稳的操控下,如精准的“空中之眼”悬停于桥腹,镜头牢牢锁定一处细微裂缝;不远处,小刘正俯身紧握裂缝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让混凝土的“伤情”无所遁形;全站仪旁,小韩专注地调整着镜头,测绘的坐标点正悄然勾勒出桥体的健康轮廓……这是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青年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的实战课堂,一场科技赋能养护新质生产力的“技能拉练”正如火如荼。

“老经验”遇上“新神器”,转型正当时
“过去巡查靠眼力、靠经验,现在无人机一飞,隐蔽角落尽收眼底,效率翻倍还不累!”90后小赵感慨道。随着高速公路路网日益精密复杂,传统养护经验面临挑战。本次培训紧扣“科技赋能养护,精准保障畅通”核心,聚焦无人机、裂缝检测仪、全站仪等“养护神器”,旨在推动养护监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跃升。正如技术部负责人王常青所言:“让青年一代熟练驾驭这些‘新伙伴’,是提升道路管养精度、延长服役寿命、筑牢安全屏障的关键一步。”
学用贯通:理论为基,实战淬火
培训拒绝“纸上谈兵”。首日理论课堂,对无人机如何在强风中稳定巡航?回弹仪读数如何精准换算为混凝土强度?裂缝检测如何避开“误诊”?进行了一一讲解,法规与安全规范更是重中之重,设备校准要点、现场安全防护,条条都是保命守则。

紧接的四天实战,武都特大桥化身天然练兵场。青年学员们分组轮训,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无人机从生涩起降到流畅完成桥梁环绕扫描与病害精准抓拍;裂缝检测仪在真实桥体裂缝上反复校准、测量、生成报告;回弹仪与全站仪的操作声此起彼伏,混凝土强度、病害数据在一次次规范操作中跃然纸上。培训老师穿梭各组,及时点拨:“无人机悬停要稳,图像才能清;裂缝扫描角度偏一度,数据可能差之毫厘!科技装备,用准了是‘神器’,用偏了就是‘摆设’。”
星火燎原:装备在手,未来可期
当无人机化为电子“医生”空中巡查、测绘“神器”定标成为新的常态,高速公路养护的精准化与智能化图景正徐徐展开。结业之际,学员们摩挲着仪器,眼中光芒如新刃初开。他们学到的不仅是操作技能,更是用数据解构道路健康的思维密码。科技装备正从生疏的“新工具”变为养护尖兵手中驯服的利器——当科技之力汇入日常养护的血脉,一条条更安全、更畅通、更耐久的高速通途,必将在他们手中向着未来坚实延展。(董滢、季洋/文 季洋/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30日同过“政治生日” 共筑忠诚之魂——甘肃陇南高速公路养护所党支部举办“庆七一·忆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 2025年06月28日甘肃陇南高速公路养护所全力备战国评“大考”
- 2025年06月18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陇南高速公路养护所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2023年11月28日陇南高养所:集中处治维修桥梁伸缩缝,保障车辆通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