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白龙江畔的薄雾还未散尽,陇南高速公路上已响起养护机械的轰鸣。十余名身着反光背心的养护队员正围着刚到的沥青热再生路面维修车做班前检查,金属工具碰撞的脆响里,时不时夹杂着队长的叮嘱:“今天G75兰海高速下行线K449+200处的破损路面得进行规整切除,一定要确保作业面边缘整齐。”这是甘肃省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以下称“陇南分公司”)养护队伍的一个普通清晨,自2025年1月1日接过养护接力棒以来,这支队伍在事改企的浪潮中,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门外汉”到“专业军”的蜕变。
改革筑基,从零起步组建专业队伍
“165名从收费、巡检岗位转到养护队伍的职工、86台全新设备、零养护经验”——这组数据生动体现了陇南高速公路养护队伍在转型组建初期面临的人员适配、设备磨合与经验空白的多重挑战。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落地后,陇南分公司既要承担辖区642.357公里高速公路的养护重任,还要完成从单一收费运营到“管、养、运”一体化的角色转换。面对这一崭新的使命,陇南分公司迅速行动,在高速沿线科学布设5处养护工区、14个养护站,构建起覆盖全路段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投入资金采购养护设备,从路面开槽机到路面灌缝机,从高效除雪车到护栏抢修车,一应俱全。同时,汇聚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力量组建养护队伍,以“养好高速公路、保障安全畅通”的初心整装待发。

技能淬炼,理论实战锻造养护尖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队伍组建之初,陇南分公司便将技能提升作为破局关键,以“靶向培训+实战练兵”双轮驱动,让养护队伍在理论与实践的熔炉中淬炼成钢。“开槽尺寸选择深3cm、宽1~2cm,按深度宽度比不超过2:1的原则确定。”在养护培训课堂上,工程师正手持模拟器演示操作细节。精准对接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专家资源,分批次开展养护全流程培训班,涵盖桥隧养护专项实训、巡查与评定实操实训、日常养护全流程指导及现场靶向指导,覆盖养护业务“毛细血管”。邀请设备厂家开展5场设备操作专项课,将沥青热再生路面机、路面切割机等机械的“脾气秉性”拆解成图文手册,队员们围着真机反复练习操作,让“铁疙瘩”真正成为手中的“利器”。推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成长机制,将训练场搬进养护现场。如今,养护队伍应急响应速度较组建初期提升80%,真正实现了“培训一次、成长一截,比武一场、本领更强”。

雪线练兵,14场硬仗检验应急能力
养护队伍的本领,要在冰天雪地里见真章。陇南地处秦巴山区,米仓山、石峡等路段冬季气温常低于0℃,桥面、隧道口极易形成暗冰。自1月承接养护工作以来,陇南地区共遭遇14次大范围降雪,成为这支队伍的首场“实战大考”。陇南分公司严格按照“十个务必到位44条工作要点”,以“除雪为主、融雪为辅、破冰保底”为纲,紧急部署除雪保畅工作。养护人员根据监控中心提供的“雪情地图”精准布防,重点桥梁、隧道出入口提前撒布融雪剂,易结冰路段设置防滑料应急点。降雪后,立即采取“机械铲雪开路+人工跟进清障”的方式,以“人停机不停”的战斗模式,昼夜不停开展“拉网式”除雪作业,确保“随下随清、随清随通”。在14场与冰雪的较量中,180台次除雪机械如钢铁洪流穿梭在冰封路段,1350人次的养护力量24小时轮班值守,464吨融雪剂、40立方米防滑料为车辆通行保驾护航,向社会交出了“即下即清,雪停路净”的亮眼成绩单。这场冰雪考验,不仅让队伍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更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为后续应对更为复杂的养护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汛期实战,全周期筑牢安全防线
陇南高速公路桥隧占路线比例达63.08%,边坡陡峭,防汛工作历来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陇南分公司结合历史汛情及本年度气象特征,制定“智能防控+全流程闭环管理”的防汛工作流程,整合精准预警、跨域协同、智能处置、闭环管理及持续优化五大核心措施,通过建立分级预警模型与物资动态布局强化响应准备。全面落实汛期预警叫应响应机制,与四川、陕西建立汛情信息分钟级共享机制,打通省界监测设备数据接口。依托“一路多方”协作与网格化监测实现跨省10分钟上报、30分钟联动,运用智能监测平台与“一键响应”机制提升处置精准度。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闭环管理,并通过月度效能评估与案例复盘持续迭代预案,形成“监测-预警-联动-处置-优化”的全链条防汛体系。这些周密部署如同为高速公路装上了“防汛预警雷达”与“应急处置引擎”,在极端天气来临时迅速转入实战状态。“武都裕河降雨量已达230.7毫米,陇南高速公路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7月3日凌晨,随着预警信息响起,5000余个沙袋、200把铁锹、35台抽水泵、80套应急照明设备在最短时间内被调配至各重点路段,抢险车辆的光柱刺破雨幕,在泥泞中开辟出作业通道。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共投入抢险车辆448台次,抢险设备186台班,人员680人次,44小时连续作战抢通双向车道,用“零事故、零伤亡”的实绩,在暴雨洗礼中筑起了守护群众出行的平安大道。

实绩答卷,奋力攻坚书写养护新篇
在应对冰雪与暴雨等应急考验的同时,队伍始终紧抓日常养护攻坚。首先啃下“制度建设”硬骨头,陇南分公司系统梳理《养护管理办法》《日常养护考核办法》等8项核心制度,确保每项作业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制度的“四梁八柱”刚立稳,陇南分公司便紧抓季节性施工黄金期,全面推进路面灌缝、坑槽修补工作,对管养线路重点路段“把脉问诊”,针对坑槽、裂缝等路面病害开展“伤口缝合”。在G75兰海高速渭武(陇南)段、武罐段,G8513平绵高速成武段、武九段,G7011十天高速甘肃段养护现场,养护队伍严格对标作业规范,以标准化流程推进每一道工序。截至目前,已完成320平方米坑槽一体化修补,3.5万米裂缝的灌缝密封作业,为通行安全筑牢“第一道屏障”。
翻开养护台账,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陇南高速养护新兵的成长足迹:清洗隧道157.209公里、护栏627.47公里,修复受损铁丝网4012米,修复隧道检修道漆面3.56万平方米,检修道壁7896.5米,更换检修道盖板632块,让路网设施始终保持“安全本色”;疏通桥梁涵洞、边沟、排水沟堆积物5.2万立方米,疏通桥梁泄水孔8786个,砌筑排洪沟挡墙54立方米,确保汛期排水“血脉畅通”;维修桥梁伸缩缝132处,更换桥梁泄水管121米,修复护坡229.5立方米、拦水带101米,更换波形护栏465米,筑牢高速公路“筋骨防线”;清理中央隔离带及路肩杂草1.57万平方米,修剪绿化树木864株,翻松避险车道3824立方米,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这些数字背后,是养护队员用脚步丈量642.357公里高速公路的坚守,更是“以路为家”初心的深刻践行。

从年初接手养护业务时的白纸一张,到如今沥青蒸腾的“成绩单”,公航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用半年时间书写了“养护新兵”的逆袭故事。这段故事里有制度的刚性、数据的温度,更有陇南高速养护队伍“护路为民”的赤诚。下一步,陇南分公司将继续以绣花功夫精修细护,用汗水与匠心书写高速养护的“陇南速度”与“国企担当”。(甘肃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供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30日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集中开工
- 2025年07月28日以武为媒破圈引流 奏响崆峒山文旅融合强音——“崆峒杯”全国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侧记
- 2025年07月22日开创增信服务新突破 启航金融发展新征程——甘肃公航旅担保集团增信助力浙江长创 科创债利率创新低
- 2025年07月16日守牢畅通底色 激活融合新篇——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定西分公司以路为媒 绘就交旅融合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