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之路 到底是什么路

簪花之路示意图

博峪镇群众在采花节浪山

拉尕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贾治堂 俞树红 沈博琼 郭荣堂 文/图
在甘川交界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137公里的秀美公路,它北挽舟曲县拉尕山的苍茫林海,南牵四川九寨沟的瑰丽山水,像一根被晨露浸润的银线,将舟曲县境内21座古老藏寨、8处生态秘境、3条非遗长廊密密串联——这串缀满自然与人文瑰宝的“项链”,便是“簪花之路”。
2025年端午佳节,粽香裹挟着山风掠过甘川交界的峰峦,来自五湖四海的自驾爱好者和探险者齐聚舟曲,共同开启“簪花之路”的沉浸式体验。当车辆依次掠过立节镇“簪花之路”0公里起点的红底木牌,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游客们纷纷停车驻足,举着相机记录眼前盛景,惊叹声此起彼伏,沉醉在这片秘境中,久久不愿离去。
簪花之路,步步生花,每一帧定格皆是可珍藏的壁纸。几乎一夜之间,“簪花之路自驾攻略”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转发破亿。“簪花之路”为何能让舟曲破圈?为何能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杠杆,其价值能远超交通本身?带着疑问,记者重走“簪花之路”,探寻网红公路背后的“路衍经济密码”。
为什么是“簪花之路”?

“三生三世”网红打卡点
舟曲县博峪镇的藏族女子至今延续着“以花为簪”的古老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她们会将清晨带露的达玛花别在发间,身着绣满花鸟纹样的盛装,踩着古老的舞步汇入采花节的欢腾。花朵不仅是装饰,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智慧,成了“簪花之路”最生动的注脚。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舟曲,森林覆盖率高达58%,是甘肃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县”。拉尕山的云海能在晨光中翻涌成金色海浪,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的冷杉林能让阳光碎成星子,羊布雪山的冰川融水滋养出9条溪流,沿途21个古村落像珍珠散落在河谷两岸,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将“繁花”簪在了甘川交界的群山间。
2024年,舟曲县3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旅游收入仅贡献9.544亿元,虽同比增长6.01%,但与隔壁九寨沟年接待超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破百亿元的热度相比,资源转化率明显偏低。面对“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发展困局,舟曲文旅发展以知不足而奋进的担当主动破局,大力发展“路衍经济”。
近三年来,全县锚定“打通交通最后一公里”这一最大民生工程,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交通瓶颈的打破,让文化资源从“深闺”走向“台前”。交通蝶变的同时,产业融合的画卷正在这条俊秀的簪花之路上徐徐展开。从岭藏鸡、中华蜂等“六小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养基地,为“文旅+农业”融合筑牢了根基。
自驾游、康养游随之而来,让坐拥生态宝库与文化富矿的舟曲,成为炙手可热的“潜力股”。博峪采花节上,藏族女子头戴达玛花的灵动舞姿不再是静态展示,游客可亲手参与插花体验、刺绣;东山转灯节的千年灯阵里,游人能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扎灯、走灯阵,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舟曲县委书记安玉海说:“舟曲海拔适宜、气候温润,四季繁花绵延不绝,这正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底色。我们倾力打造‘簪花之路’,核心就是要敞开甘南南大门,推动舟曲深度融入大九寨旅游圈,最终实现‘文化焕发生机、旅游兴旺红火、群众富裕安康’的美好愿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7日时间定了!5月31日,舟曲簪花之路等你探秘
- 2024年11月19日舟曲将新增一处旅游“打卡地”
- 2021年12月05日【印象舟曲】拉尕山 云端上的秘境
- 2021年04月14日春到舟曲 品味“藏乡江南”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