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护难”到“乐成长”
暑期托管班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记者 文星乃 实习记者 李萌莉
7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综合频道用30余秒镜头,聚焦我市暑期托管服务——镜头里,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阅读绘本、参与手工制作,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短短半分钟的报道,背后是我市从农村到社区、从看护到共育的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实践,更藏着无数家庭从“两难”到安心的民生温度。
托起家长的“安心时刻”
7月22日,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的暑期托管班里书声琅琅。10岁的李雨桐正趴在桌上写暑假作业,一旁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王媛正耐心讲解数学题。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现在托管班管接管教,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长高泽翠笑着说。
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闫仁臣介绍,今年暑期,村里专门招聘了8名返乡大学生担任志愿者,不仅辅导作业,还开设了普法教育、农耕体验等特色课程。“我们摸底时发现,全村有30多个家庭存在看护难题,托管班一开办就报满了。大学生们把新知识、新观念带进来,孩子们眼界宽了,家长也能踏实干活。”
同样的暖心场景,也出现在永昌县城关镇北景苑小区。7月25日下午3时,爱心托管班里,广西艺术学院大二学生张永宏正握着7岁女孩马若曦的手,教她勾勒向日葵的轮廓。
“我是永昌人,暑假回来就想为家乡做点事。这些孩子对色彩特别敏感,上周教他们画家乡的武当山,一个个画得特别好。”张永宏的画板上,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稚嫩的笔触里满是对家乡的热爱。
永昌县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托管班,采用“作业辅导+兴趣拓展”双轨模式,涵盖小学1至6年级学生。“我们联合教育、文旅等部门,配备了2名专业教师和10名志愿者,开设书法、五子棋、红色故事课等课程,让孩子们既能静下心写作业,又能培养兴趣。”永昌县工会干部喻书雯说。
打造孩子的“成长课堂”
我市的暑期托管,不止于“看护”,更致力于“成长”。连日来,金川区各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家庭、社会、学校,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制定了暑期作业辅导、模拟法庭观摩体验活动、理财知识讲座等内容,把德育教育、民俗文化等融入未成年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月24日,金川区金川路街道举办模拟法庭活动,10名中学生正严肃“开庭”。扮演“法官”的市第七中学学生张浩宇敲响法槌,“被告”“原告”围绕一起校园欺凌案件展开辩论。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这次才知道,言语暴力也可能违法。”活动结束后,张浩宇拿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册子认真研读。
在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广里社区的《唐诗极乐宴》剧本秀,则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孩子们身着汉服,化身李白、杜甫,行着叉手礼吟诵诗句。
“我扮演的是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那句,老师说要读出豪迈的感觉。”9岁的刘思涵摆着诗句里的动作,逗得大家笑起来。
金川区新华路街道昌丰里社区的安全用气演练、昌都里社区的心理健康游戏、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的“家风故事会”、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林里社区的“小小银行家”体验、宝星里社区的气象科普……从安全防护到心理疏导,从文化传承到科学探索,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暑假充实而有意义。
这些特色活动如同一道道彩虹,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斑斓色彩,而这份精彩的背后,是我市在暑期托管服务上从“解困”到“提质”的不断探索与努力。
传递城市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今年暑期,我市共开设农村公益托管班23个、社区爱心托管点47个,服务青少年1.2万余人次,整合教师、大学生、非遗传承人等志愿者800余名,形成“家校社企”协同的托管服务网络。
“托管服务不是简单的‘看孩子’,而是要解决‘成长焦虑’。”金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旭辉表示,金川区的托管服务持续优化课程设计,增加劳动实践、户外拓展等内容,让托管班不仅是“放心班”,更是“成长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为托管服务注入了强大活力。市妇联发动“巾帼志愿者”队伍,组织女律师、女医生定期到托管点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健康体检;市文旅局协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为孩子们开辟专属活动区域,并安排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家长们的反馈更是印证了托管服务的提质增效。“以前总觉得托管就是看孩子别出事,没想到现在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孩子每天回来都有新收获,我们做家长的太省心了。”家长刘伟军欣慰地说。孩子们的变化也显而易见,不仅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少孩子从刚来时的腼腆害羞变得开朗大方。
这个夏天,我市的托管服务,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民生幸福答卷。而这份答卷,还在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为更多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6日金昌市乡村旅游活力四射
- 2025年08月06日金昌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
- 2025年08月06日金昌“专技+技能”人才协同培养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 2025年08月06日【强信心 看发展】金昌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