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武山 全力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

 2025/08/07/ 08:46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李欣桐

武山 全力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

  每日甘肃网8月7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近年来,武山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蔬菜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通过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四大举措,实现蔬菜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全产业链发展的华丽转身,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扩量,筑牢产业根基,拓展发展版图。为推动豆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该县精心打造15个200亩以上的豆角集中连片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25万亩。通过示范基地的引领,周边农户纷纷效仿,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豆角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县种植面积达6万亩。积极推进现代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在渭河及其支流川道区,累计建设钢架大棚16329亩,有效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提质,推进绿色转型,提升产品品质。该县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提质作为核心任务,建成6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带动19户育苗大户参与其中,年繁育种苗达6000万株。集约化育苗保证了种苗的质量和纯度,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165个,示范推广83个优良品种,有效提升了武山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延链,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价值跃升。积极引进培育菜大师、陇浆源、兴农果蔬、塬香科技等蔬菜相关企业25家,建成蔬菜冷库33个,库容量达11.2万吨,有效解决了蔬菜贮存难题,实现蔬菜的错峰销售,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同时,加快推进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建成乡镇农贸市场15个、产地蔬菜市场86个,武山蔬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远销国内26个省市,并出口日韩、东南亚、中亚、欧盟等地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增效,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加强院校合作,先后制定韭菜、黄瓜等16个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为蔬菜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引进示范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调控等生产技术,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智能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形成并全面推广川区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山旱地菜粮油两年三熟高效栽培等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蔬菜种植难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蔬菜产量。通过科技支撑,蔬菜产业实现了增效,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6.5%,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