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中医夜市”火 “养生局”热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 蕾 通讯员 傅 洁 张 薇
傍晚时分,日头西斜,夜色渐浓,在“千年药乡”陇西,中医夜市也“鸣锣开市”。当夜市遇见中医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艾灸的温煦穿透肌理,三伏贴的药香顺应时节,中药茶饮的养生智慧化作舌尖上的清凉……穿过古香古色的北关正街,晚风裹挟着淡淡的药香,从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渐飘渐远。在这里,不少古籍中记载的中医智慧变得可知可感,吸引了一大批患者常年“赶夜集”。
8月7日,适逢立秋节气,赵女士带着朋友照例来做针灸,这种节气针,她已经坚持做了一年半。“感觉就是睡眠好了,免疫力好了,代谢各方面都比以前好。”赵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主任王志恒介绍,“立秋我们是做节气针针灸,针灸后人会感觉到新陈代谢加快,脾肾功能增强,水湿代谢比较迅速,减轻疲劳和困倦等。”
与赵女士有所不同的是,前两天才得知中医夜市后,上班族魏小媛今天第一次带妈妈来“赶集”。对于她来说,平时上班白天很难兼顾家人,中医夜市给了她多种选择,既平衡了工作和生活,还让家人和自己收获了稳稳地健康。“过来后给老人做了按摩,给家属赠送了中医泡脚,心里暖暖的。”魏小媛对医院的贴心服务满是感动。
来到中医夜市,大家必打卡的项目就是免费中药泡脚,医院精心研制的专用泡脚中药包,选用的是治疗虚寒和湿热两个方向的中药材,如果有脚底容易出汗、容易痒,就推荐选用湿热型的中药泡脚,有清热除湿、活血止痒的作用。有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有气血亏虚的,就会推荐温经散寒的方子,可以补肝肾强筋骨,达到一个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效果。
在艾灸室,艾绒与生姜完美搭配,艾香四溢。督脉灸作为三伏天最受欢迎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温通经络、扶阳固本、祛寒除湿的功效,一直是冬病夏治的“团宠”,小小的诊室俨然变身每晚的热门“打卡地”。
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理疗师马莉介绍说,“我们下午6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多结束。刚开始以督脉灸为主,后期会进行脐灸。”
甘肃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今年6月起,甘肃省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中医夜市”是其中一项活动。而早在2023年,陇西县就积极对接群众需求,主动拓宽服务范围,抽调中医业务骨干,开设了中医夜间门诊,每年4月到10月开门服务,已经有8000多人次受益。
患者左发圆说,“我患有腰疼、腿疼的问题,白天带孙子没有时间治疗,晚上七点多过来做按摩和扎针。”
从推拿科夜门诊爆满,到中式健康茶饮流行,从三伏天晒背走红,到中医药文化夜市出圈……在陇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文化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正在圈住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心的同时,也在更好守护百姓健康。
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主任王志恒已经坚守在中医夜市三年了,他颇有感慨地说:“后疫情时代,很多人的身体有不同程度的一些亚健康反应,疲劳、睡眠障碍、饮食不好,这种头重脚轻、精神不振的情况,正是中医康养工作大展拳脚的时候。虽然每天的工作量要二三十人次,但是越忙我们越感觉到满足和欣慰,也是对中医康养工作的鼓励。”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7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底在陇西县举办
- 2025年07月11日平凉市中医药文化夜市将于7月12日开市
- 2025年07月11日白银 “中医夜市”火热开市
- 2025年06月22日定西多措并举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