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孔维科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公司)通过多维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粮食生产全链条,2024年新增粮食相关领域担保5.2亿元,累计担保金额突破30.98亿元,为保障甘肃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省农担公司针对粮食生产、收储、加工等环节设计专项融资担保方案,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体系。平凉运营中心聚焦产业链金融和产业集群,推动平凉优势特色产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和集群化发展,围绕粮食生产,助力发展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创新推出“农担e贷”“邮担e贷”等线上化产品,在今年春耕备耕关键期,通过创新“线上申请+田间对接”模式,上半年已为1235个粮食生产相关主体发放6.67亿元融资担保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低至5.43%。
静宁县作为平凉市重要的农业产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生区。粮食生产在全县农业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保障当地群众生活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稳定,为保障区域粮食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力公司负责人鲍罗罗是一位从事农资贸易26年的“土专家”,他说:“农资保障在粮食增产、保证产量、营养供给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农资保障,产量将大大降低”。从一人一车走村串巷送肥送药,到30人销售团队为农业进行专业化服务,他亲历了静宁县粮食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他与省农担公司的结识,要从2018年开始,为匹配农业生产周期,生力公司常年为农户赊欠农资,流动资金成了助农路上的拦路虎。因固定资产少,没有抵押物而贷不上款,这让鲍罗罗犯了难,“省农担公司的出现像及时雨一样为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鲍罗罗感慨道。通过7年的合作,三次融资担保24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助推了生力公司的农资保障,也为静宁县域内粮食稳产保供贡献了农担力量。
在崆峒区,一位新农人正在田间观察着玉米长势。近年来,平凉市政府大力倡导种粮兴粮。在政策指引下,刘伟伟从安徽学到种粮技术后,毅然决然返乡创业种起了玉米,每天扎根田地,操心着玉米生长的每一个环节。2023年,种植大田玉米300亩,当年收益30万元。2024年,他计划与朋友合作,将承包规模扩大到3200亩,可当种植的时候,资金成了他最大的问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拿着《3000亩大田玉米种植可行性报告》找到了省农担公司。“他的报告对玉米种植了解得很透彻,而且具有种植经验及成功案例,是个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平凉运营中心负责人李伟说。在省农担公司的推荐下,刘伟伟从交通银行贷款120万元,引进滴灌、无人机施肥等技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收益,当年就还清了贷款,并为下一年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省农担公司与交通银行合作,再次将60万元融资担保贷款成功发放到了他的手里,继续助力他的农业梦。刘伟伟感慨地说:“农担公司的支持让我们这种小企业有了底气,让我们能够放心地扩大种植规模,真正享受了国家政策的红利。”

侯旭东1994年从部队退伍后,在平凉市崆峒区粮食局工作。自2010年单位改制后,一直从事粮食收购生意,每年收购玉米10000吨左右,因资金受限始终无法扩大规模。2021年,朋友向他推荐了省农担公司,经过省农担公司调查,短短一周时间通过邮储银行便将200万元融资担保贷款发放到了他的手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借着这笔贷款,他的粮食收购辐射到了平凉市六县一区和庆阳部分地区,年收购量达到30000多吨,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发往云贵川地区饲料厂,侯旭东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侯旭东感慨地说:“近几年,国家提出‘粮食安全’战略,我真切地感受到当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粮价也很稳定,希望我们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像侯旭东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省农担公司在助农扶农路上的一个缩影。针对平凉市粮食购销产业集群融资难问题,平凉运营中心将静态库存转化为流动资金,制定《粮食购销产业集群融资担保金融服务方案》,已累计为257个玉米购销客户提供1.1亿元担保贷款,保障了饲料加工原料的稳定供应。
省农担公司将始终锚定“农业强国”的战略定位,以更精准的担保服务激活农业发展动能。未来,将持续深耕粮食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用更灵活的产品设计破解融资难题,用更优惠的政策减轻经营主体负担,与广大种粮人并肩同行,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寸良田,为平凉粮食稳产保供筑牢金融屏障,在守护粮食安全的征程上书写更多“农担答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11日甘肃农担:争做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 2024年10月30日甘肃农担:深耕“三农” 助力发展显担当
- 2024年10月23日甘肃农担:因农而生 伴农成长
- 2024年10月15日甘肃农担:八年耕耘 铸就助农华章